第68部分(第3/4 頁)
算有效的戰術。但根據部隊的情況不同,分別設定編制,沒有上下主次之分,就有些過了。分散遊擊那是在部隊能夠散的開,收的回,各部能夠嚴格服從上級命令的情況之下,才會是一種有效的戰術。”
“你們將編制搞的那麼大,而基層部隊作戰人員又相對嚴重不足,以及在通訊手段落後,甚至只能依靠單一的,很不可靠的交通員的情況之下,造成了各軍獨立性太大。相互之間的配合一是始終未能形成默契,二是在必要的時候相互干擾指揮。”
“抗聯各軍實力過於分散,之間相互協同作戰雖不能說沒有,但卻是不算多,始終造成無法攥成一個有力的拳頭打人。而各軍本身實力又不足,無論任何一支部隊也只能小打小鬧,根本無力給日偽軍帶來致命的威脅。”
“這樣一來看起來是聲勢浩大了,也減輕了補給的壓力。但卻因為部隊實力分散,很容易被佔據絕對優勢的日偽軍各個擊破。而且也容易引起指揮層次過多,帶來作戰上的不便。”
“而我認為我們除了應該保持一支實力強大的野戰軍之外,我們還必須組建一些地方部隊。集中一批精銳編成一支專門負責野戰的野戰軍,擔負外線與日偽軍主力作戰任務。而地方部隊則負責打擊轄區內的那些偽滿警察、偽自衛團等偽滿地方武裝。野戰軍與地方部隊,內外線相互配合,協同作戰,往往要比那一方單打獨鬥好的多。”
“我們不僅要建設野戰部隊與地方部隊相協同的作戰體制,還要大力加強地方政權的建設。我們不僅僅要建設自己的地方政權,還要摧毀日偽軍建立的地方政權。”
“透過這幾次作戰,我有一種感覺,與正規的日軍野戰部隊相比,對於我們來說威脅更大的便是作為日偽軍耳目的這些偽政權。他們熟悉本地情況,耳目靈敏。沒有了這些地方偽政權、偽警察的配合,無論鬼子出動再多的日偽軍,對我們清剿行動都是盲人摸象。”
“至於鬼子的歸屯並戶計劃,無論我們付出再大的代價,也必須摧毀之。如果將我們比做魚的話,那老百姓就是水。讓鬼子把水放光了,我們這些魚怎麼活?政委,這一點你應該有感受。自去年日偽開始實施歸屯並戶以來,抗聯的境遇怎麼樣?這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還有對於鐵了心當漢奸的那些偽滿基層官吏、偽滿軍警我們就一個字殺。殺的這些人膽寒,殺的這些人對我們聞風喪膽,殺的這些人一提起我們就感到恐懼。對於日偽軍的恐怖手段,我們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當然,我們也不是要對所有的偽滿官吏、警察統統的殺光。那些可以爭取的,我們還是要爭取。需要情報的不單單是鬼子,我們也是一樣。”
“這些人耳目靈敏,日軍如果有什麼針對我們的大的動靜,離開了他們根本就無法執行。所以這些人能爭取的儘量要爭取,他們可以為我們弄到我們很難弄到的情報。”
“至於那些寧願抱著花崗岩腦袋去見閻王爺的鐵桿漢奸,絕對不能手下留情。還有那些什麼偽自衛團的偽滿地方武裝,我們必須消滅。這些人與漢奸一樣,對本地情況熟悉,對我們的威脅甚至還大於正規的日偽軍。”
“我們不僅要對付鬼子、漢奸採取這種手段,對付那些不請自來,明搶豪奪的所謂的日本開拓團,也同樣不要心慈手軟。鬼子不是在歸屯並戶的時候只給老百姓留下三天的糧食嗎?好,那我就去找你們開拓團要糧食,要物資。”
“鬼子為了長期佔據東北,對付我們可以不擇手段,為什麼我們還要循規蹈矩,對他們講究仁義道德?鬼子殺起我中華兒女的時候,可從未心慈手軟過。狗要咬人,躲不是辦法,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狠狠的揍它一頓,讓它以後見到你就夾著尾巴跑,不敢在看你一眼。”
第八十四章 定策(2)
楊震的話音落下,郭炳勳與王光宇都是單純的軍事幹部,到也無所謂。而李延平聽罷自己話後,卻是陷入了沉思。作為曾經的一軍之長,曾獨自苦撐過全域性的李延平,想的要遠比作為單純的軍事幹部的郭炳勳與王光宇多的多。
良久,李延平才道:“司令員,中央在紅軍時候,哦,還有現在就是你們十八集團軍在關內開闢根據地的時候,就是這麼做的嗎?”
“不錯,中央在關內就是這麼做的。除了紅軍的時候之外,自抗戰全面爆發,我軍各部開赴敵後戰場之後,也在敵後建立了許多的抗日根據地。”
“其中一一五師部分部隊在副師長聶榮臻的帶領之下,於去年在五臺山區,率先創立了晉察冀根據地。同時以這部分部隊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