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第1/4 頁)
顧莞華蹙著眉頭,低聲道:“她鐵了心要讓吳表妹過門,我是勸不動她了。只盼著祖母能攔下她,別讓她做出糊塗事來。”
顧莞寧哂然一笑:“這你就不用擔心了。有祖母在,大伯母翻不出風浪來。你若是不放心,等過幾日,我就回府一趟,和祖母說一說此事。”
顧莞華聽了這話,也沒覺得不妥,反而鬆了口氣:“有勞二妹了。”
……
兩日後,太子啟程離京。
平西伯父子率領五萬精兵,隨太子一起奔赴冀州。
太子此次代天子出巡,陣勢隆重。太孫領著魏王世子韓王世子文武百官,一起送大軍出了城門。
“父王此行千里,奔波勞苦,”太孫斂容拱手,神色肅穆:“兒臣在京城,企盼父王此行順利,安然歸來。”
太子略一點頭,當著百官的面撐足了東宮的顏面:“孤一定會平安回京。你在宮中,代孤多向你皇祖父盡孝。朝政之事,也要多上心。”
太孫正色應下:“兒臣謹遵父王之命。”
有資格和太子道別的,也只有寥寥幾人。
太孫說完之後,魏王世子韓王世子也分別行前,道了珍重。
至於一眾官員,文臣以傅閣老為首,武官中便以兵部尚書為首,各自上前和太子作別。
……
待大軍啟程後,太孫才回宮覆命。
元佑帝近來連連動怒,心火虛旺,氣色有些晦暗,坐在龍椅上,額頭滿是皺紋,老態畢露。
太孫回稟完之後,說道:“父王已經前去冀州安撫民眾,平西伯父子也已領兵一同前往平定民匪。不出數月,一定能安然歸京。還請皇祖父稍安勿躁,保重龍體。”
元佑帝看著長孫,嘆口氣道:“阿詡,朕近來時常焦躁不安,精力不濟,整夜難眠。朕是真的老了。”
太孫立刻道:“皇祖父正值盛年,何談一個老字。”
“我們祖孫兩個在此說話,不必學臣子們虛偽奉承那一套。什麼萬歲,那都是說著好聽罷了。人哪有常長生不死的。”
元佑帝的聲音沉了下來:“身為天子,操心勞碌,殫精竭慮,非常人能比。耗盡心神,壽元也難及常人。朕已經比先皇和先祖都活得久了。”
大秦開朝以來,皇帝能活過五十的寥寥可數。
元佑帝確實已經算高壽。
太孫很清楚元佑帝的壽元只剩三年左右,聽著元佑帝這番話,心中沉甸甸的,分外不是滋味。面上還得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笑著說道:“孫兒還盼著過幾年,讓阿奕住進宮來陪伴皇祖父。皇祖父可別說這樣的喪氣話。”
提起曾孫,元佑帝的眼中有了笑意:“朕每個月才見阿奕一回,心中也著實惦記。等阿奕滿了四歲,就讓他進宮來。”
阿奕滿四歲的那一年,就是元佑帝駕崩歸天之時。
這一天,是永遠都不會有了。
太孫心中隱隱作痛,口中應得十分利落:“好,等阿奕四歲,孫兒就帶著他進宮。”
元佑帝想了想,又笑道:“到時候讓阿嬌也進宮好了。讓阿嬌住在椒房殿裡。”
之前,有此殊榮的只有高陽郡主。
太孫卻不肯領情,毫不猶豫地拒絕:“阿嬌就不必進宮了。有母妃和阿寧照顧著,總比在宮中熱鬧些。”
元佑帝瞥了長孫一眼,半開玩笑地說道:“你這麼說,對你皇祖母可是大不敬。”
說到底,就是不願讓孩子親近王皇后。
太孫也不掩飾心中所想,坦然說道:“皇祖母對大堂姐格外偏愛,養出了大堂姐任性跋扈的性子。孫兒不想阿嬌也變成大堂姐那樣。”
偏心的元佑帝立刻點頭贊成:“這倒也是。還是讓阿嬌留在莞寧身邊,由莞寧親自教導才好。”
閒話幾句,元佑帝才說起了正題:“此次你父王代朕出京,以後朝中之事,就得由你多費心了。朕如今體力不濟,六部尚書和閣老送來的奏摺由朕來看,其餘的奏摺,都交給你批閱定奪。朝政之事,你也多費心。”
太孫拱手,朗聲應道:“孫兒一定竭盡所能,為皇祖父分憂。”
元佑帝舒展眉頭,隨口笑道:“這段日子,你就在宮裡住下,多陪陪朕。”
太孫一本正經地應道:“此事孫兒不能做主,得回去和阿寧商議。”
元佑帝:“……”
元佑帝哭笑不得,瞪了長孫一眼:“朕的命令,難道還不及你媳婦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