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2/4 頁)
,就呵呵傻笑著過來主動打招呼,老老實實的說出自己能聽到電話那邊的聲音、知道宋召南都和朋友說了些什麼。假如換個聰明人,就算能聽見恐怕也會裝做沒聽見的,成天樂這樣做要麼就是心機極深、要麼就是缺點心眼。不過成天樂這種人說話倒也爽朗乾脆,和他打起交道來不麻煩。
宋教授卻不清楚這就是成天樂的風格,成天樂可沒想那麼多,他就是聽見了有人提到自己名字也聽明白了是什麼事情,於是就主動過來了。但他告訴宋教授自己能聽見電話那邊的聲音,也諳合江湖門道。就是一個“驚”字。
成天樂也是有脾氣的,分明暗示自己並不是什麼江湖騙子。果然讓宋召南暗暗心驚。想玩這套也得有本事才行,成天樂仗著知覺敏銳,一見面就顯示了過人之處。
宋召南意識到這回是真的碰上江湖奇人了,說話變得特別客氣。兩人一同登機,坐的都是頭等艙,還把坐位調到了一塊,一路上談笑風生。若論見識淵博,宋召南可是貨真價實的xx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肚子裡的零碎可比成天樂多多了,基本上都是他在說各種趣聞。成天樂笑呵呵的聽著並不時附和兩句。
既然是去解決岸達公司的問題。民俗學家宋召南教授談了很多各地鬧黃大仙的傳聞,還有不少風俗典故、鄉間野趣,就連乘務員小姐都聽的入神了。宋教授也提到了上飛機前打的那個電話,問成天樂究竟買了怎樣一幅畫、還讓他的朋友風君子給記住了?
成天樂並沒有說那幅畫的神奇之處,其他的情況倒是實話實說。他怎麼在電視節目上看到李萬拿著一幅畫去“鑑寶”。逛山塘街的時候又碰巧在店鋪裡看見了那幅畫,順手就買了下來。他後來有兩次偶然碰到了李萬,第一次是在玄妙觀,當時沒有打招呼;第二次是在他處理一家公司清算工作時,李萬來看寫字間還帶著那賣畫的老闆王嗣水。
回憶往事的時候,成天樂終於想起來風君子是誰了,曾在玄妙觀前見過。當時李萬正陪著一群朋友出來逛,其中就有風君子。再仔細一想,去年他與那位小舞姑娘相親的時候。在那家西餐廳裡也曾見到過風君子,當時就覺得眼熟只是沒認出來。
世界真小啊,這種事拐彎抹角也能聯絡上,兩人是越說越投機。岸達公司的那邊接到訊息,成天樂將與宋召南同機抵達,感到很好奇。岸達公司的董事長李立親自到機場來迎接了。看見宋召南和成天樂有說有笑的走出來,然後奔著舉著牌子的接待人員就來了,他也覺得很驚訝。…;
原來以為是兩個毫不相干的人,可看樣子就像早就認識的老朋友,高人和高人果然都是有聯絡的。
按照宋召南的要求,他並不直接去工地,而是去當地的檔案館和史志辦查閱相關資料,岸達公司早就安排好了。成天樂也很感興趣,當天在寧波市下榻,第二天也跟著宋召南去查資料了。
想在浩如煙海的檔案中尋找未知的線索,並不是缺乏資料而是不知道哪份資料有用。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在網上搜到的,需要一份一份自己去翻,簡直像大海撈針一般,靠運氣更要靠經驗。宋召南顯然很有經驗,在各種讓成天樂眼花繚亂的檔案記錄中,只花了一天時間,就搜出了他想找的很多東西,並銜接整理出一份完整的材料。
岸達公司拿下的那塊地,還真有點說道!明朝中葉,梅子山島上出現了一座忠烈祠,為了祭奠在抗擊倭寇中捐軀的將士而建,當時那裡是戚家軍的海防駐地。這座祠堂是官方修的,但當地民眾卻踴躍捐資。到了明末清初,這裡又曾經被鄭成功所部管轄,忠烈祠中的匾變成了“漢室孤忠”,有了另一層含義。
後來清庭設定所,這座祠堂並沒有拆,卻變成了一座廟,成了當地百姓出海之前祈福平安的場所。到了清代末年,有西洋傳教士到這一帶活動,那座海神廟沒了,變成了一座教堂,在當地曾發展了不少信耶教的民眾,如今也說不清是屬於哪個教派的。
這段歷史可真夠複雜的,那忠烈祠、海神廟、教堂前後經歷了近四百年,歷經修繕和拆建,誰也說不清是否是在同一地點?但宋召南經過多處記載的對比考證確定,這三處建築的地基都是一樣的,每一次修建時都沒有完全拆除舊建築,而是利用舊址改頭換面。
宋召南還確定了一件事,歷史上最後出現的那座西洋教堂,就在岸達公司專案工地北側的荒山坡。教堂是在新中國成立時被拆除的,後來那個地方就荒廢了,檔案對此的記錄很少,宋教授還需要走訪原住民老人,看看還有沒有人記得確切的地點?
岸達公司的李總與成天樂對宋教授都很佩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