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看,有人要在這裡著書了!”雖然今天書房齋的人有點偏少,但還是有眼尖的發現了葉青這邊的情況。
“是誰?是誰在著書?”聽到有著書這樣的大事發生,馬上就有人聚了過來。
“我知道,是一個姓葉的小貴族,不過聽說這次童生試都沒有上榜,更沒有開啟文海,怎麼就開始著書了呢。”有訊息靈通的人士說出了葉青的資訊,也是葉青現在只是一個連爵位和領地都快要丟掉的落魄小貴族,在宣城這種侯爵伯爵多如狗,子爵滿地走的地方,還真是一點也不起眼,何況葉青是個鄉下來的“暴發戶”貴族。
“應該是為了爵位繼承的事在做最後賭一把吧,這樣的事情這幾年經常發生的。”
“誒,又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只可惜了那些靈紙。”人們一聽是個還沒開啟文海的落魄貴族,馬上就失望地搖搖頭,但本著八卦的念頭還是有幾個人站在一旁圍觀。
葉青沒有理會這些人,現在他已經全身心的投入的著書中去了,外界的所有事情對他基本沒什麼影響了,著書是一件十分消耗精氣神的事情,所著靈書等級越高需要消耗的精氣神也多。一般書生著書時,都是有開啟文海有文氣在身的,身體也經過了天地靈氣的強化,這樣即使文氣消耗完也有強悍的身體頂著,不會因為身體不行而被迫中斷靈書的書寫。
但是葉青現在沒有文氣,一切憑他自身的精氣神來支援,所以就註定了他無法寫很長的東西,內容也不太過高深,不然靈書沒有寫出自己就要完蛋了,歷史上有人在強行支撐著著書,最終書沒寫成,自己七竅流血而亡。
葉青鋪開靈紙,在上面寫上了《弟子規》三個大字。
是的,就是弟子規,地球上著名的啟蒙書籍之一,它的成書時間較晚,所有名聲沒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幾本書那麼大,但他的啟蒙作用卻一點也不比他們差。
在昨天晚上的時候葉青就開始思考要先寫那部書,排除一大堆目前沒能力寫出的書後,能供選擇的就幾本啟蒙書籍了,《三字經》《千字文》都帶有濃重了地球色彩,裡面明顯可以看出大量的中國古代典故,基本可以看做是兩部高度濃縮的中國文化史,《百家姓》有顯得太簡單,沒什麼內涵,貿然抄的洪荒世界很可能的不到天道的認可,那時候就得不償失了。
而《弟子規》就不同了,雖然他也包含幾個典故,但都不明顯,也可以用洪荒世界的故事解釋的同,更重要的是,此書以淺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韻的形式闡述了學習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禮貌常識等等,其中蘊含的道理更容易獲得天道的認可。
 ;。。。 ; ;
第四章 童生
第四章童生
在福伯的注視下,在旁人的圍觀中,葉青開始寫到:
弟子規
總敘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
《弟子規》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於《三字經》。《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本書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
《弟子規》所講的道理,從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親仁及餘力學文著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經常廣泛運用,逐步孕育出重德、崇德、立德、尚德、明德、修德,厚德品行。
隨著葉青的書寫,他明顯感覺天地間無處不在的壓力,寫字越來越吃力,這應該就是天地意志降臨了。
當葉青寫完第一部分《入則孝》的時候,葉青筆下的靈書開始散發出淡淡的書香,不一會就這個大廳的人都開始能夠聞到書香了。
“書自生香,他的靈書已經初步得到天地規則的認可了。”嗅到書香,有人開始驚呼。
“怎麼可能,他竟然寫出靈書了”有人不可置信地失聲叫道。
“怎麼可能,他真的寫出了靈書。”這是楊天發出的聲音,連續問了好多人,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葉青所在的地方,沒想到進入書行就聞到了書香,抬頭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