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3/4 頁)
他們,讓郭嘉的報復行為無疾而終,他頗為艱難的開口說道:“正世,這次叫你來是為了一件事”
楊風大笑起來,打斷了曹操吞吞吐吐的話語:“我說岳父大人,其實我們不必為了這些不存在的事情煩惱,我知道您說的是什麼,沒問題,這場戰爭中我已經得到了我需要的東西,精良的武器裝備了起來,騎軍初具規模,您手裡掌握了大漢三個州的地盤。而我卻是其中一個不和諧的音符,不瞞您說,早在第一次徐州作戰因為呂布被迫半途而廢后我就起了這樣的心思。
雖然你們都看到我表露出來的各種能力,但事實上卻是另外一種情況,作為統帥率領大軍作戰我不合格,加入政務處理恐怕文若大人會為了多出一個不按常理辦事的人而頭疼得要死,加入軍中作為您手下一員猛將還是不成問題,現在卻絕對不是好時機,因為軍中各種新式裝備都出自我的手筆,一旦加入大將們會因為感激而以我為中心集結成一個整體,當然對於作戰是件好事,但這對您來說並不是一個好訊息,不論軍隊還是政務都不能成為鐵板一塊,那樣未來一旦出現問題危害就太大了。
所以即使您今天不找我說,我也會找個時間以最快速度完成這件事。”
曹操被楊風連珠炮一般的說話給噎得直翻白眼,早先打好的腹稿全部失去作用,郭嘉幸災樂禍的在一邊狂笑,完全沒了以往的儒雅,當然他本人的浪子名號早就給他打上一個深深的烙印,只是平時偽裝的太好而已。
曹操忍不住甩給郭嘉一根中指,然後思考起來,卻發現到楊風的語病,這廝偷換掉了一個概念,那就是軍中以他為中心這種事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夏侯氏兄弟和曹氏兄弟起碼就會堅定站在曹操一方立場,其他眾人也都是隻因為曹操才加入,或許會以改革軍事而感激在心,但卻不會因此而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支援他。
事實上楊風本人是隱約感覺到了有些不妙的事情在悄悄發生,作為一名親兵,徐州之戰時,曹操和郭嘉還有賈詡商議事情時居然沒有讓他在場,這已經是一個危險訊號,回想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禁不住就一身冷汗,或許曹操會因為愛才而放過自己一兩次,但事情多了呢?自己在曹營的影響力有些過分大,軍隊,政務,情報,農事所有事務都參與了一遍,以這個功績卻僅僅只做親兵,別的不說,前段時間的流言就足以讓曹操跌落谷底,畢竟一個不會知人善用的主公吸引不到太多的人來投靠,前期自己給曹操已經做了足夠的鋪墊,再這麼下去對整個曹營來說並不是好事,那麼最後的選擇就是暫時隱匿下來,雖然也有可能傳出被曹操棄用的流言,但只要處理得當內部沒有問題,等過上一段時間自然會讓曹操真正顯示一代豪雄的姿態,那麼自己的問題就不再成為問題。
曹操恍然之後就沒有多說,只是和兩人邊喝酒邊談話,剛才的事彷彿就從來沒有發生過。
過了一會,楊風卻提出曹操必須去和呂布深談一次,曹操有些皺眉,剛才議事的時候猶由於有太多人反對他也就有了放棄的想法,覺得呂布就此終老也不算什麼壞事,可楊風的意見從來沒有錯過,一時讓他有些亂套。
郭嘉並不在乎其他人的想法,他和賈詡在第一眼見到醒來呂布的時候就已經斷定這人已經不會再對曹操構成任何威脅,當時呂布一副懶散的表情,對於自己被綁的結結實實的情況並不在意,金屬質感的聲音依舊,卻有了一絲解脫:“你們有什麼條件儘管開出來,不必這樣看我,既然不殺我,自然就是我這裡有你們需要的東西,是了,想必是高順拒絕投降,他這人什麼都好,就是過於剛直。沒別的要求,只要給我和妻妾女兒一個安身之地,能夠平安渡過此生就行。”
這番話讓一向冷靜的郭嘉和賈詡都有些傻眼,這還是他在洛陽和長安見到的那個意氣風發的溫侯?腦子裡不禁都冒出斗大一個問號。
呂布接下來的話讓他無語以對:“其實這次失敗未嘗不是好事,為了我個人縱橫天下,麾下健將已經付出的太多太多,在面臨徹底失敗的時候還對他們過於苛責,能夠不直接殺掉我而是將我活捉已經是很對得起我,我只希望曹大人能夠善待他們,不要因為這件事而有什麼疑心,至於他們的未來是好是壞就需要他們自己去爭取。”
當時郭嘉還問他為什麼空有陳宮這樣的人才而不使用,呂布回答說:“我以武統軍,如果過於偏向文士,那我麾下將士會用什麼眼光來看我,我又不是不知道他的重要。可惜他並不是一個合格的輔助臣子,空有一身才華卻看不到自己的短處,說實話我很羨慕曹公,楊風這麼一個人物居然僅僅只是一介親兵之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