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2/4 頁)
留下隱患,如果要拿一些將領出來頂罪,那就勢必需要有一定分量的人才能讓人心服口服,可這樣的人在軍中必然影響極大,隨意拋棄只會擾亂軍心,這樣的後果是我們不能承受的。”
雙方的爭論袁紹都盡收耳裡,坐在那一言不發,等雙方暫時停下來才說出自己的決定:“你們不用再繼續討論,我決定採用公則的建議,由你去軍中挑選適合做替罪羊的人選出來,告訴他們只要為我擔下這次,那麼他們的家人將由我照顧,我會善加對待並在統一天下後為他們正名,這件事由元皓去做,務必要做到衣食無憂,另外安撫兩州百姓的事情在這之後進行,這方面將由我親自進行,正南你負責調撥糧草,時間一到就要立即行動,所以你的時間很緊,必須加緊進行不得有誤。”
郭圖,田豐和審配三人出列應諾下來,即使田豐再不滿意,在主公已經決定的情況下也只能無奈的放棄,許攸則是心裡充滿失落,後面兩個任務都油水極多,卻落不到自己頭上,哪裡想到袁紹也是為自己大業著想,要是在這方面剋扣被人發覺,再鬧事起來就不可收拾,深知他過於貪婪的袁紹也不敢交代他來做這些事情,生怕因此引起太大的變故讓自己處於被動,曹操已經走在自己前面,再出點什麼事情就晚得太多。
袁紹推說部下約束不力的理由很快就傳遍天下,除了宣佈他們的罪責外還親自監斬,試圖用他們的人頭來堵住人們的悠悠眾口,四世三公的家世在這時給他很大的幫助,大部分人接受了這個結果,少部分明眼人即使還想鬧也沒有基礎,只好放過不提,但是在心裡給袁紹打上一個折扣,沒有人敢再去投奔於他,其中的得失讓袁紹暴躁了好幾個月,他又在後悔沒接受田豐的建議,現在這個結果是他不可接受的,人殺了就算為自己立下大功,可沒辦法再招納四方英傑卻讓這個功勞變得無足輕重,但是現在大錯已經鑄成再也無可挽回,只好獨自躲在家裡舔傷口。
東郡城裡,曹操看著手裡的訊息樂得直合不攏嘴,不停發出哈哈大笑:“這個本初兄犯的的錯誤還真不小,自己辦砸的事情居然叫手下頂罪,可是誰都知道河北大軍軍紀絕對沒有敗壞到這種地步,有田豐田元皓這樣的人物在誰敢沒有他的軍令就屠城,這種舉措分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哈哈哈”
郭嘉坐在一邊搖頭晃腦:“沒想到我還是高估了這個本初公的能力,好謀無斷,剛愎自用,貪小利而忘大義,這次真正將他的面目顯露出來,天下無人再看好於他,只看他如何對待手下就明白不能選擇他做主公,再對比一下主公,此長彼消的情況下再過個幾年,他就完全不是主公的對手。”
曹操的手指頭點著郭嘉說道:“奉孝,你這毒舌說出來的話可別讓本初給聽到,否則他非立即發動大軍來報仇不可。”轉過頭問賈詡:“這中間是不是有你們在背後推波助瀾?不然袁紹的事情也沒這麼快就給捅出來,還鬧得如此沸沸揚揚。”
賈詡面色不變,吐出幾句話來:“是的,這次為了打擊袁紹的名望,動用了不少細作才完成這個任務,其中暴露出來的有三十多人,我已經下令讓他們撤回東郡,為了避免對他們能力的浪費,將配屬給糜家的商隊進行第一次對大漢外土地進行刺探。”
曹操點點頭,沒有追問賈詡為什麼沒有問他就做出這樣的決定,自從楊風提出的稻穀被查實後,他們對外面世界的興趣開始增強,務實的曹營眾人對於掠奪他國來補充自己實力這種行為逐漸接受,當糜家傳回的訊息中還有寶石,黃金等物的時候,野心就進一步膨脹起來,賈詡這種做法深得曹操歡心,雖然有先斬後奏的嫌疑,但是比起收穫來說就不值一提,還不如輕輕放過,能讓這個頂尖謀士全力施展的人目前還沒出現,小試一下於大事無礙就行。
郭嘉忽然說道:“正世自從接回甄家後就一直泡在暗影營裡,不知道又有什麼新想法要做,主公有沒有興趣去看看?”
曹操頗為意外的看看郭嘉,看到他一臉的正容,明白這是郭嘉在暗示自己該做些什麼,他自己心裡也想通了,不可能總是避開楊風,這種行為持續太久會讓麾下其他眾人產生不好的聯想,進而離心就和袁紹沒什麼兩樣,當即起身說道:“我們一起去看看,正世這傢伙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郭嘉欣然跟上,賈詡莫明其妙的搖了搖頭,稍一停頓就跟了上去。
荊州鹿門學院,龐德公和黃承彥居中端坐,下首是幾名年輕人,都是兩個老人為大漢存續而苦心培養出來的人才,裡面有諸葛亮,龐統,徐庶等人,關於袁紹的訊息在他們手裡傳遞,等所有人都看完後,龐德公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