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2/4 頁)
一人騎馬,在畫面上有蝴蝶飛繞馬蹄間,這個人集中在了“香”字上。
香是虛無縹緲的,但是這位畫家卻透過蝴蝶繞馬,將香氣具象了出來,可見其心思靈活。
凡此等等,極大地刺激了華夏的書畫意境發展。
可以說,宋徽宗在任期間,華夏的書畫之道,發展到了頂峰。
傳聞之中,華夏最為著名國寶名畫——《清明上河圖》,也和這位書畫皇帝有關係。張擇端完成這幅歌頌太平盛世的歷史長卷之後,首先將它呈獻給了宋徽宗。
宋徽宗因此成為此畫的第一位收藏者。作為華夏曆史上書畫大家的宋徽宗酷愛此畫。用他著名的“瘦金體“書法親筆在圖上題寫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並鈐上了雙龍小印。
宋徽宗獨創的“瘦金體”書法獨步天下,直到今天相信也沒有人能夠超越。
瘦金體書法,挺拔秀麗、飄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書法的人,看過後也會感覺極佳。
在宋徽宗此後的八百多年來,迄今沒有人能夠達到他的高度,在書畫界,可稱為“古今第一人”。
楚雲秋明白,眼前的這種字型就是瘦金體。挺拔秀麗、飄逸犀利,字與字之間帶著一種難言的美感,就好像一位絕世的舞女,在那裡翩翩起舞,又像一位絕世的劍客,在那裡揮動長劍。
聽起來很矛盾,以柔一剛,怎麼可能出現在一種字型上,但確確實實地出現在一種字型之上。而且沒有任何的矛盾感。
楚雲秋不禁想起了一個人,一個在華夏曆史上留下大名的人,雖然她是一位女人,而且還是一位舞女。但是巾幗不讓鬚眉,她就是——公孫大娘。
公孫大娘盛唐第一舞人,善舞劍器,以舞姿驚動天下。以舞劍而名垂千古。
公孫大娘將劍和舞完美的糅合在一起,將華夏曆史上的兩座文化高峰建立了橋樑。
草聖張旭看到公孫大娘的舞姿,描繪了一卷絕妙丹青。流傳後世,詩聖杜甫見到公孫大娘的舞姿,著《劍器行》,膾炙人口,畫聖吳道子,體味公孫大娘的舞姿,體味用筆之道。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
宋徽宗的“瘦金體”就好像公孫大娘的劍舞一般,將柔和剛,完美地糅合在一起。
楚雲秋看著面前的畫卷,在畫卷的正上方,寫著整個畫卷的名稱——《黃鸝鳴翠圖》。
在卷軸的右下角,鈴印著十幾個紅色的徽章,有“宣和之寶”,有“雙龍小印”等等,無不訴說著那段滄桑的歲月和歷史。
楚雲秋看著畫卷上面的斑斑痕跡,伸出手,輕輕地撫摸在畫卷上面。
畫卷被裝裱地很好,從外表看上去,除了有些破舊之外,沒有任何的瑕疵,品相十分的完好。
楚雲秋將畫卷捲起來,放進圓木之中,裝進錦囊乾坤袋中。
楚雲秋看著剩下的四個圓木,他已經沒有了耐心一一觀看,他想要將四個圓木全部拆解出來,看看裡面都是些什麼畫卷,他們的作者又是哪一位牛人。
但是開啟之後,楚雲秋髮現,自己猜錯了,而且大錯特錯,剩下的四個圓木之中,竟然沒有一卷畫卷。
前兩個圓木裡面,是兩卷書法傑作,而且他們的主人,每一個都不一般,其中一卷是草聖——張旭的書法傑作,在書卷之上,楚雲秋根本看不清楚寫的什麼。
筆走龍蛇,龍飛鳳舞,根本看不懂。
楚雲秋皺著眉頭,一臉的懵逼樣,這是寫的啥啊,楚雲秋看了半天,一共認出三個字,一個“之”字,一個“十”字,還有一個字是“一”字,而且楚雲秋還不確定對不對。
狂草,不愧是狂草,草地讓人根本看不懂寫的什麼,古今之中,也只有張旭能草出這種地步。
楚雲秋揉了揉眼,沒辦法,看的眼疼。
楚雲秋將書卷收了起來,這東西還是讓專業的人士看吧,自己這些本事根本看不懂寫的什麼。
而另外一卷書法的作者也是一位大人物,而且是北宋年間的權相——蔡京。
拋開蔡京這個人的人品不講,如果僅僅說他的書法,對華夏的書法歷史絕對造成了源遠流長的影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