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第4/4 頁)
人髮指。
這還是其中一條運送貨物的船隻。
以管窺豹,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侵略者搶奪的華夏珍寶和國寶有多麼多。
遺失的就這麼多,那麼帶走的就更多了。
“哎,不愧是萬園之園,真是太可惜了”,楚雲秋為圓明園的毀壞,生出了濃濃的可惜之情。
圓明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
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佈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
園中面積三百四十多公頃,建築面積達二十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
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裡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圓明園始建於康熙時期,雍正即位以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
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區域性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併入了萬春園。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
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
道光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一八六零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搶掠,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築。
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立即“協派英法委員各三人合議分派園內之珍物。”
法軍司令孟託邦當天即函告法外務大臣:“予命法蘭西委員注意,先取在藝術及考古上最有價值之物品。予行將以法蘭西極罕見之物由閣下以奉獻皇帝陛下——拿破崙三世,而藏之於法蘭西博物院。”
英吉利司令格蘭特也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人之物件。”
法英侵略軍入園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誘惑力,軍官和士兵們都成群打夥衝上前去搶劫園中的金銀財寶和文化藝術珍品。
圓明園可搶的東西實在太多。據一個英軍目擊者稱,在整個法軍營帳內滿堆著很多裝潢異常華麗的各色鐘錶,在士兵的帳篷周圍,到處都是綢緞和刺繡品。
一個名叫赫利思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