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第2/4 頁)
橋跨建成於1932年,僅耗資約20萬美元,它是世界上同類中最高的大橋,距離【比克比斯溪(bixby creek)】鑿出的陡峭峽谷底部85 米。比克斯比溪命名的由來,是來自紐約的木材商【查爾斯亨利比克斯比(charles henry bixby)】,他在1868年抵達【蒙特雷半島】,購買了大片土地。比克斯比大橋於 1932 年10月15日完成,這座混凝土拱橋,橋長218米,路基寬7。3米,高 85米,跨距98米,也是加利福尼亞州公路系統裡跨距最長的橋。
比克斯比大橋因它的位置特殊及秀麗的風景,經常被用在汽車廣告中,也成為西海岸出鏡率最高的地點之一。看著峽谷陡峭又破碎的絕壁,您就會明白建造這座大橋顯然絕非易事。首先要建造一個巨大的木製框架,卡車必須穿過滿布急轉彎的狹窄單向道路,將建築材料運送到此。當時尚無重型機器能夠幫助解決起重問題,數量驚人的45000袋水泥透過位於溪澗上方85米高的、用纜繩懸掛的平臺和吊索構成的系統進行運送。有趣的是,橋跨比公路早完工,比連線卡梅爾(carmel)與聖路易斯奧匹斯堡(san luis obispo)的公路通車早了五年多。
【蘇爾角燈塔(point sur lighthouse)】
【蘇爾角燈塔】的位置很明顯,從【卡梅爾(carmel)】沿著太平洋海岸公路往【聖西門(san simon)】方向前行,來到【蘇爾角(point sur)】附近,就可看見公路旁的【蘇爾角燈塔】的指標。蘇爾角座落在【聖塔露西亞(santa lucia)山脈】伸向太平洋的陸連島處。蘇爾角是加利福尼亞州海岸航線的一處危險地點,尤其是在世紀中葉後,加利福尼亞的淘金熱讓沿岸的航運量大幅增加,導致有許多船隻損毀,因此建燈塔以引導。到達這裡才得知蘇爾角燈塔是需要預約參觀的燈塔。
【蘇爾角燈塔(point sur lighthouse)】位於海邊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山山頂,入口處有鐵將軍把門不能私自前往參觀,只能在固定的時間由導覽者帶領上山且必須在整整三個小時後,才能跟著遊覽團隊一起下山。張楓只能遠遠在外面欣賞燈塔所在的陸連島。
張楓繼續沿著有加州最美公路之稱【加州一號公路】一路南行!下一站是【菲佛大蘇爾州立公園(pfeiffer big sur state park)】。
【菲佛大蘇爾州立公園(pfeiffer big sur state park)】命名的由來,要追溯自【約翰菲佛(john pfeiffer)】。約翰菲佛是邁克爾菲佛(michael pfeiffer)與芭芭拉拉奎特(barbara laquet)的兒子,菲佛一家人從德國移民到大蘇爾這一帶,也是該地區的第一批歐洲移民。菲佛於 1884 年開始住在大蘇爾河(big sur river)的河谷(valley)地區,時至今日,菲佛仍有許多後裔也居住在大蘇爾地區。
這個州立公園的景點主要集中於【大蘇爾河(big sur river)】的河谷(valley)及其附近的海岸。許多人常常會與在其南方數英哩的【朱莉亞菲佛伯恩斯州立公園(julia pfeiffer burns state park)】攪混,【朱莉亞菲佛伯恩斯州立公園】以【麥克威(mcway)】瀑布聞名,而【菲佛大蘇爾州立公園(pfeiffer big sur state park)】則是以【菲佛海灘(pfeiffer beach)】最為人所知。
路上,張楓遇到了牽著媽媽手的紫裙小女孩,她和媽媽是這美麗的沙灘上一道亮麗的景色,也成了張楓相機裡面的一道風景線。
【菲佛海灘】南北長約七、八公里,海灘緊鄰著斷崖,是太平洋海岸公路上非常精采的峭壁景觀。張楓站在這片沙灘上,聆聽感受海浪拍打著斷崖的回聲。菲佛海灘也是傳說中的【紫色海灘】,但在正常日照下張楓並未覺得沙灘上的沙帶有任何所謂“紫”的色彩,有些人拍出“紫沙灘”的效果,張楓想是因為光線的原因吧。
看到一個獨自坐在海藻叢邊玩沙的小男孩玩得不亦悅乎,張楓忍不住由拍了幾張。
大蘇爾因其壯麗、獨特的懸崖而聞名世界,其中就包括海浪長期侵蝕而形成的海蝕拱門。菲佛海灘的這些海蝕拱門有如在岩石上開鑿的一個門洞,浪花此進彼出,永不止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