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頁)
鴨宴的陣勢現在不太端出,但全鴨宴上的一道名菜香酥麻鴨,還經常會以“壓軸戲”的角色出現在維揚地區的宴席上。所以當地人赴重要宴會,兜裡會自帶一塑膠袋,待酒足飯飽,香酥麻鴨上桌,打包回府。
65。sh:炒鱔糊
外地人到sh,驚羨的是sh的西餐,sh人也樂於變著花樣以各國“正宗”的西餐待客。濃油赤醬的sh本幫菜漸漸失去了擁躉,唯有幾道名菜還讓有著懷舊情結的人牽掛,比如炒鱔糊。梁實秋曾在一篇專論吃鱔的文章裡,說炒鱔糊是因為鱔不夠大做不成鱔絲的等而下之策。但能把“下腳料”做的這樣鹹中帶甜,油而不膩,也足見sh人的精明能耐了。
66。杭州:老鴨煲
到杭州去,杭州的朋友一定眉飛色舞向你推介張生計老鴨煲。據說張生記一天賣出600多隻鴨子,等位子的時候,服務員會特地過來提醒你:今天沒有老鴨煲了。張生記因為老鴨煲發了,sh衡山路上開了一家分店,弄得sh也流行起老鴨煲。
67。紹興:黴乾菜燒肉
一般人去紹興,第一個想到的是咸亨酒店的茴香豆。其實紹興菜的風味,一是黴,二是糟。糟的東西,糟雞,糟蝦,外地人吃不慣,就像臭豆腐。能夠品出妙處的,還是黴菜。紹興人喜歡用大白菜發黴,外地人學不來的。黴乾菜燒肉,香,爽,還有獨特的咀嚼感。
68。寧波:雪菜筍絲湯
一定要當地人帶你去點,自己去點點不到,因為你很容易就忽略了這個名字。湯如其名,裡面只有兩樣東西,雪菜和筍絲,看起來極為清爽。寧波雪菜跟別的地方是不一樣的,超市裡賣的上面特地註明“寧波雪菜”。“老闆娘”這家店裡的雪菜和筍絲都特別得嫩。這個店還賣自己制的紅花蟹,蟹黃蟹,小小的一瓶就30多元、60多元,生意照樣做。
69。金華:兔頭煲
金華的火腿有名,兔頭是這兩年才興起來的。金華人本來就愛吃兔,兔頭原來不上大席。可喜的是大排檔流行,人們的口味越來越刁,兔頭煲得以盛行開來。講究的杭州人也開始吃兔頭煲,金華兔頭煲有了被承認的欣喜。
70。溫州:紅燒梭子蟹
溫州人嗜海鮮,有一種血蚶,是生著吃的,其味鮮美,但食者唇齒間避免不了血色斑斑,望上去不免有些恐怖。紅燒梭子蟹就無虞“殺生”之嫌,雖名為“梭子”,其肉卻豐美,其味之鮮,不在血蚶之下。
71。合肥:鹹鴨燒黃豆
合肥也讓粵菜、湘菜霸佔了,還有蜀王火鍋,開了幾家分店都特別火,等座要等一兩個小時。合肥當地的土菜,就數鹹鴨燒黃豆特受歡迎,很香,哪家飯店都吃得到。冬天的時候吃鹹鴨燒黃豆最好,尤其是在自己家裡,可以霧氣騰騰燒上一兩個小時。
72。蕪湖:芥菜圓子
蕪湖有著濃濃的江南特色,飲食講究、精緻、清爽,鳳凰美食街小吃夜市很有名。這個季節,清蒸刀魚剛剛可以吃到,但芥菜圓子的流行也很迅速。
73。潮汕:滷水鵝掌
潮汕一家,潮菜好味。像滷水鵝掌這種大家最常見的滷味,在廣州或全國其它地方也是都能吃到的,雖然有時候感覺味道不錯,但大多時候總覺得味道就是差那麼一點點,只有到了潮汕地區,才能吃到正宗地道的滷味。滷水鵝掌以滷水、丁香、大料、桂皮、甘草、陳皮、大茴、小茴、花椒、沙姜、羅漢果、玫瑰露等原料配製而成,存齒留香不著一物。
74。麗江:犛牛火鍋
到麗江往往讓人忽略了它的美食因為有太多的景緻。其實單單犛牛火鍋,就足以讓你徹底愛上麗江的。犛牛生活在無汙染的高原,食草而生、肉質細嫩,是藏家的最愛。除了犛牛火鍋,漢族人現在還沒有其它途徑一品犛牛肉的鮮美。
75。騰衝:大救駕
所謂大救駕即炒餌塊,這典故無非是說清初吳三桂率清軍打昆明,明朝永曆皇帝的小朝廷一路奔逃至騰衝,飢餓難忍時,當地人炒了一盤餌塊送上。皇帝就連贊:“炒餌塊救了朕的大駕。”炒餌塊由此改名。騰衝產的餌塊細糯、色白、有筋,切成菱形片,加鮮豬肉片、火腿片、酸菜、蔥段、菠菜段、番茄丁、糟辣子、雞蛋等炒香,又加入少量肉湯燜軟,再用醬料調味,最後還配一碗酸湯,就上了桌。今天在以旅遊為支柱產業的yn,有典故有淵源的菜自然熱的快,而米食配酸湯爽口、開胃又益於消化,“大救駕”於是坐定了熱門兒菜的位置。
76。永州:炒血鴨
“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