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3/4 頁)
也都要報在自己的身上。
第二百九十六節 大茅山前情往事4
296。
說道這一段,趙墨涵臉上慘然,那鬼一樣的面孔,這一時顯得倒是更加的扭曲了。李士雲入茅山教這麼久,倒也是知道自家教門乃是從道盟成立之後才慢慢中興起來,卻不知道在教門剛立之時,竟然還發生過如此的禍事,而且這件禍事竟然和自己的老師趙墨涵有著這麼深的淵源。
說也是難怪,趙墨涵在茅山教中,資格也算是十分老的,那教中久居長老之位的修士,有的輩分還在趙墨涵之後——而趙墨涵卻不能在長老堂中安坐,日夜在這一片丹道場裡修行,可見是被排除在執掌教門權柄者之外的,莫不是就因為他曾經給茅山教引來過如此的大禍?
李士雲心中想,嘴裡卻不敢說,自己十幾歲時被老師度來山上修行,這幾十年都是老師如爹孃一樣的照顧,李士雲從來都是該問的問,該知道的知道,不該問的,不該知道的就算自己心裡有一千一萬個好奇,也不多插一句嘴。
當然,趙墨涵也是喜歡李士雲這個性格的,因他自己年輕的時候就耿直,於人於己從來沒有藏掖的地方,而於修為上更是高人一頭,所以在教門之內多受打壓排擠,再加上後面的種種事端,才有今天的落魄處境。李士雲這個徒弟不聲不響,謙虛謹慎的性格在他看來自然是很好的,他希望自己這一脈衣缽將來在茅山教眾還有所傳承,不至於荒廢了自己這麼多年的修行——趙墨涵比起李士雲對於占卜問天一道更加的精通,早已經知曉自己紅塵孽緣太多,牽連太廣,而自己的命數又實在沒有那清虛之福,所以在求仙登天一處上早就斷了心思,再不想了。
趙墨涵沉吟片刻繼續說道:“我從崑崙山趕回來的時候,剛剛立起來的乾元宮已經被黑天空行母和三足大聖的太陽真火燒成了一地灰燼,而好不容易聚攏起來的茅山教又折損去一部分,為師我看著不由得心驚,真是沒想到那小小一顆妖類的內丹,竟然牽連出來如此大的禍事。”
趙墨涵飛在半空,眼中所見都是慘狀,兩眼不住的流淚。就看瓦礫之中,已經有幸存下來的同門開始清理打掃了——留在大殿之中的,必然已經沒有了活口,便只能尋些殘肢斷體,或是一些骨殖而已。趙墨涵猛然瞧見茅山教的教主王三省道人也在其中,立刻按落雲頭,噗通一聲跪在三省道人跟前,兩膝蓋做腿蹭去,大哭道:“教主老師在上,弟子當日不聽老師教誨,如今給我茅山教引來如此大禍,教主在上,弟子願在壇前領死。”
王三省正在和教眾弟子一起清理正殿瓦礫,看趙墨涵突然出現,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說要領死謝罪,只嘆一口氣說道:“唉,墨涵啊,如今這一場,也是我茅山教的劫數,你不必太過自責。來來來,快隨你師兄弟眾清理這瓦礫吧。”說著也是兩行熱淚滾下來——這王三省雖然是茅山教的當家教主,但畢竟道行不深,於自身的情緒上,對這一場大禍並不能完全的坦然面對,直想到自己組織再立茅山教的艱辛與不易,心中不免淒涼。
看教主如此,趙墨涵心中也是不忍,可又再不能多說什麼了,只好加入到清理者的隊伍當中去。
只是茅山教祖庭如今已經被燒得不剩下什麼了,清理起來也方便無比,只一日兩夜的功夫,便已經將瓦礫殘餘清理搬運乾淨了,原址之上茅山教眾又結起草廬幾座,以對長夜。居中一座正是教主王三省與幾位長老所在,這時他幾人正在商議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
“這一件事情,全因趙墨涵在南方得了妖怪的寶物而起,照我看,不如將那寶物交出,我想那魔頭也就不會再來糾纏了。”知道如今的茅山教可能根本敵不過大黑天母子二妖怪,其中便有長老起了這求和的心來。
“不成!”一位高大的道長手一揮,“我茅山教剛立,根基未穩,這時候便向妖魔示弱,豈不是自毀我茅山根基?我茅山上清派自祖師爺立教以來,便是以降妖伏魔為己任,求仙問道倒在其次,怎麼能有這樣的行為?不可不可!大大的不可!”
兩方人你來我往,各陳利害,只有三省道人坐在其中,眉頭緊鎖,沉默不語。
“我教,”正是兩派人吵得面紅耳熱,三省道人才開口,“自立教以來,幾次經歷變遷,以至於到如今祖庭不立,門人四散,乃說是一盤散沙。因中原道門會鬥陰陽法王一役,我教才有機會重新凝聚,再立我茅山祖庭——便可說我茅山教二次立教,便是因我中原道眾不屈服於妖魔邪祟的淫威,固守我道門威嚴,我道法神聖之故。所以,那獻寶求和的事情,莫要再提了。”看教主發了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