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部分(第3/4 頁)
波及。
在省委常委會上,省委常委們就慶州地區如何設防、設防範圍,意見分歧很大。常委們對於地震專家們給出的結論非常不滿,這麼模稜兩可的東西,根本沒有辦法決策。地震會不會發生,有多大的機率,震級多少,有多大的破壞範圍?這些關鍵資料全部沒有,怎麼設防?總不能全省總動員,停止一切生活生產,大家都到廣場上去躲避地震吧。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齊大力主張馬上在慶州設防,有政府釋出地震預報,全民動員進行避災。即便是一場虛驚,一場誤報,哪怕讓慶州百姓在寒天雪地裡凍上一個星期,省委省政府也要放手一搏。
齊大力的發言得到了幾名常委的贊同。前來列席會議的廳局長們雖然沒有表決權,在發言討論階段,表現的都很積極,不少人都支援齊大力的意見,認為省委省政府應該當機立斷,馬上進行地震預警,寧願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如果省委省政府重視不夠,一旦地震大地震不期而至,悔之晚矣。
贊同這個觀點的官員們還有一點沒有明確表述出來,而且是至關重要的一點!慶州的群眾現在已經開始私下傳言,國家有關部門已經檢測到慶州將要發生地震,只是出於某些考慮,擔心引起社會混亂,決定秘而不宣!
萬一地震不期而至,給民眾造成巨大生命財產損失,這個謠言就成了鐵打的事實,無形之中給政府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國際上某些別有用心之人就要趁機對我們的黨和政府進行汙衊,調撥政府和民眾的關係。
省委常委、省政法委宋發全不同意釋出地震預報。宋法全尖銳地指出,在我們國家的防震減災歷史上,雖然有著海城的成功例子,但那是在特殊時期取得的成績。當時地震專家們有著明確的預報,海城要發生七級地震,防災目標非常清晰。
現在慶州的情況卻非常微妙,國家地震局和省地震局的專家給了一個模稜兩可的結論。而且從他們的措辭上來分析,發生地震的機率非常小。只有一個民間業餘人士堅信,慶州要發生強烈地震。在這種情況下,就等於讓省委進行賭博,而且明擺著獲勝的機率不大。
宋發全讓大家設身處地地考慮一下,一旦省委省政府下達動員令,將會引起什麼樣的社會後果!現在的情況和當年海城的情況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當時國家處於計劃經濟時代,交通、通訊非常落後,人員基本上沒有什麼流動,國家完全有能力把地震預警控制在一個封閉的地區!
時過境遷,只要政府已釋出動員令,這個訊息瞬間就會傳遍全省、傳遍全國。汶川大地震以來,地震謠言本來就喧囂之上,政府一出面釋出地震預警,就給這些謠言的傳播提供了適宜的途徑。本來這是在慶州實施動員,如果控制、組織不好,就會引起整個東海甚至全國大混亂,社會治安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宋發全話音一落,不少官員禁不住微微點頭,表示贊同,的確很有道理!現在正是數九寒冬,慶州地區正處於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候,而且前幾天剛剛下了一場大雪,外面積雪尚未完全融化。慶州地區晚上最低氣溫達到零下十七八度,可以說是滴水成冰!
在這種極端嚴寒的氣候下,政府一旦下達地震預警,釋出躲避地震動員令,三個地市上千萬民眾就要離開溫暖的房屋,到寒冷的室外去躲避地震。大家完全能夠想象的出,這是一個怎麼樣混亂和悲壯的場景。
農村地區有著大片的耕地,可以作為臨時避難場所,搭建簡易帳篷。需要動員的三個地級市,每一個市區的人口都在一百萬以上。在寸土寸金的市區,遍佈高樓大廈,操場、廣場這些可以避難的空曠地帶屈指可數,幾百萬市民只有到郊區避難。
在極短的時間內,要保證市民安全、有序地出城同樣是一個艱鉅的工程,甚至可以說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工程。看一看交通高峰期道路上擁堵的車流,就能預測到市民們爭先恐後出城的混亂狀況。最壞的結果就是交通大堵塞,誰也出不去,引發大恐慌!
退一萬步說,只要能避開強烈地震,保證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任何困難和損失都不值得一提!現在最關鍵的是,我們並沒有把握,這個大地震就要發生。一旦只是虛驚一場,驚恐未定的民眾會不會有一種被戲弄感,如果僅僅罵娘也就算了,他們會不會一怒之下發生社會騷亂!
世界上的大地震並不罕見,有政府出面進行預報的,卻是屈指可數!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共識,在沒有百分之百把握的情況下,絕對不能進行地震預報。抗震救災,遠比動員避險要容易的多!
李志華聽著常委們討論個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