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第2/4 頁)
各界、機關團體、工礦企業、部隊院校的需要。併為週年慶典、開張志禧、會議留念、產品促銷定製各類禮品、紀念手錶。
1954年,國家經委主任李富春在上海視察時提出:“我國有6億人民這樣大的市場,手錶工業大有作為。希望上海能生產我國自己製造的手錶。”
1955年7月9日,上海市第二輕工業局與上海鐘錶工業同業公會組織13家鍾廠和建國儀表廠、華康鐘錶材料行、慎昌鐘錶店、以及藝星、和成、華成、中蘇等4家工業社,加上6名從事鐘錶修理的個體技工共58人參加手錶試製小組,第一批試製的長三針(17鑽)細馬手錶150只零件均由參加試製單位和人員分頭製造。到9月26日,試裝成首批18只長三針(17鑽)細馬手錶。翌年5月,試製工作集中到江陰路(原齊心發條廠倉庫)進行,試製隊伍擴大到150多人,採用簡陋裝置試製出第二批手錶100只。1957年4月,試製小組抽調原搞火車頭設計工程師奚國楨、原製造醫療針頭技術人員童勤奮等參照《蘇聯工藝學》教科書,結合試製實踐,用了4個多月時間,畫出了150多張零件圖紙,訂出1070道工序的生產加工工藝,成為我國自己制訂的第一套手錶生產的工藝檔案。
1958年3月,A581型機械手錶註冊為上海牌商標。4月23日,我國第一家手錶廠上海手錶廠建成。當年共生產上海牌手錶13600只。從此,結束了中國只能修表不能造錶的歷史。
1958年後,上海手錶工業逐漸開始形成,但關鍵元件器件仍依賴進口,為填補我國鐘錶工業空白,支援手錶元器件、材料基地的形成和發展,上海市政府又從文教、冶金、儀表、日用化學、日用五金、科研、財貿等15個系統選擇一批企業轉產,還抽調一批工程技術人員大力發展寶石鑽眼、防震器、遊絲、發條等元器件加工,以及銅材、不鏽鋼材、易切削鋼材、鎳基合金材料、鐘錶儀器、模具、專用機床生產的專業工廠,使上海鐘錶工業很快形成協作配套較為完整的手錶生產基地。
1968年,上海手錶廠第一次突破年產手錶100萬隻大關,1970年又提高到228萬隻,兩年翻了一番。從此,我國的手錶消費開始擺脫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
為了進一步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上海鐘錶行業又進行大規模調整。上海秒錶廠(原金聲鍾廠)更名為上海手錶四廠(今為上海鑽石手錶廠),上海第五鍾廠(原昌明鍾廠)更名為上海第二手錶廠。1970年,上海的小五金工業騰出人力用於發展手錶工業。1973年,求精鎖廠等18家廠組建上海手錶三廠。在這段期間,為了追求速度,不少企業把辦公用房、生活用房、生產輔助用房統統改為生產場地,還搭起了萬餘平方米的簡易廠房,甚至在走廊、扶梯房、車間人行道等處堆放原材料、半製品,千方百計挖掘生產潛力。1968年,上海手錶廠依靠3萬平方米廠房生產100萬隻手錶,以後產量連年上升,一直到年產突破500萬隻,仍然保持原來的廠房面積,所不同的只是搭建了大大小小的54只擱樓,這種竭澤而漁式的短期行為,使上海手錶行業盛期不到10年就呈現出市場疲軟態勢,以致釀成80年代時的全行業性衰退。
進入80年代以後,上海鐘錶行業面臨著計劃和市場的雙重選擇。長期來,上海鐘錶行業基本採取“計劃為主、市場為輔”的原則,根據政府經濟部門下達的生產計劃組織生產。8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上海鐘錶行業面對新的形勢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經營體制改革。
時間一分一秒的在流逝著,在國家安全域性的人馬都安頓好了的時候,這時候在國家安全域性的正門的門口停下了一臺長安之星麵包車,車裡的人也趕緊的隱蔽了起來,儘量的放低身子,也沒有人出去,就是這樣的把發動機熄火,然後就在那裡停了下來。
而不出十分鐘,在長安之星的附近又停下了一臺松花江中意麵包車,車裡的人也和長安之星一樣的,儘量的放低身體,也不下車,很利索的把車子的發動機給熄火了,也是在等待著什麼,如果老韓和況天佑夫婦在附近的話,一眼就能認出來這臺車了。
又過了一會,一臺金龍客車,上面印著哈爾濱第十四中學的標誌,就這樣大大咧咧的停在了長安之星的附近,而且透過玻璃窗能看到,車裡坐滿了一群的小孩,應該起碼能有五十人,但是就和前面的兩臺車一樣的就這麼的守候著。
時間又過了半小時,附近的街邊都停滿了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