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部分(第3/4 頁)
連連道:“為了讓你死的明白,告訴你一個埋藏了十二年的秘密。”
“什麼秘密?”
“當年公良羽之所以可以進出大秦如入無人之境,都是出自伯賞元帥的安排。”秦雷的嘴角扯起一絲冷酷的微笑:“睿智如諸鴻鈞,應該已經明白了吧。”
諸烈的臉色急劇變換,良久才定定道:“難道那槳輪船的圖紙,是伯賞別離故意讓他偷的?”
“正是!”秦雷一擊掌,呵呵笑道:“從你得到那份圖紙起,便開始被我義兄牽著鼻子走,可憐你自負聰明絕頂,一直到現在還矇在鼓裡,你不覺著可悲嗎?”本來他還聽尊敬這個堅持到底的老將軍,然而其對伯賞元帥的輕蔑之詞,頓時激起了秦雷的怒火,說話也刻薄起來。分割
還有大概三到四章吧……不會再長了。
最終卷 【九九歸一】第六九六章 諸洪鈞
“那份圖紙?”諸烈難以置信的搖搖頭道:“難道有什麼問題嗎?”當準備製造槳輪船後,生性謹慎的上柱國當然不會立刻上馬,他先命人參照圖紙生產出十艘樣船,經過各種條件下的反覆試驗,光試航就進行了五萬多里,確信其效能與秦軍的戰艦一致,且沒有任何缺陷後,這才開始大規模仿造。
這樣造出來的戰艦,要是還有問題才叫見鬼了呢。
“圖紙當然沒問題。”秦雷笑道:“誰不知道南楚以水軍立國,造船水平要遠遠超過我們大秦,伯賞元帥在這上面做手腳,豈不是班門弄斧,自取其辱?”
“那你是什麼意思?”諸烈面色難看道:“伯賞別離的陰謀在哪裡?”
“不是陰謀是陽謀。”秦雷灑然一笑,攤開雙手道:“伯賞元帥沒有任何保留,先將槳輪船的優點展示給你們,再將所有技術都亮給你們看,然後睿智的上柱國大將軍就在不知不覺中上鉤了,且直到今天還矇在鼓裡。”
“我聽不懂你的意思?”諸烈瞪大雙眼道:“不要再賣關子了!”
“真是個不耐煩的傢伙。”秦雷也不惱,淡淡一笑道:“知道在槳輪船出現之前,秦楚兩國在造船技術上的差距有多大嗎?”
“三五十年。”諸烈冷聲道。對於這一點,他還是很有自信的。
“不錯,”秦雷頷首道:“差距主要體現在哪方面呢?”
“樓船……”話音一落,諸烈頓時呆若木雞,自從在洞庭湖上慘敗後,他不知多少次反思敗因,卻真如秦雷諷刺的那般,一直沒有找到癥結所在。直到這一刻。才被徹底點醒了。
楚國的優勢在於樓船鉅艦,這一點是秦國無論如何也趕不上的,縱使後來出現了理念更先進的槳輪船,但在造船工藝上的差距,使秦軍依然不敢與楚軍硬碰硬。
設想一下。假使楚國人沒有得到槳輪船地製作方法。事情會發展成什麼樣子?他們無法跟上秦國戰船地速度。就只有認清現實。改變原先主動出擊地戰法。或用鐵索橫江、或用分段圍剿戰術。一步步壓縮秦軍地活動範圍。直到擠壓至極小空間時。其速度優勢便蕩然無存。再無與倫比地鉅艦叢集將其殲滅。
這是非常常規。卻也基本無解地一種戰法。如果沒有那份圖紙地出現。楚國人極有可能會走這條路。那樣秦國人依舊無法擊敗楚國水師、逾越長江天塹。
然而那份絕密地槳輪船圖紙出現了。驕傲地楚國人起初不屑於理睬這種秦國戰船。然而接連幾次吃過大虧之後。他們悚然發現。這鬼東西竟然不受水流限制。逆流而上時地速度遠遠超過以划槳為動力地戰船。
這讓自認造船工藝天下第一地楚國人十分不爽。他們敏感地自尊心深受打擊。終於開始研究、試驗、仿製地過程。用最快地時間將其編入艦隊。形成戰鬥力。並迅速將不平衡地局勢拉了回來。
在要麼改良戰術要麼仿造新戰艦地岔道口上。楚國人做出了他們地選擇……這幾乎是必然地。在水軍方面長期形成地優勢。使楚軍上下心高氣傲。容不得一絲輕辱。這樣傲氣地軍隊。又怎會接受保守地戰術。忍受追不上對方地鬱悶呢?
我比你強。就要什麼都強。一點也不能比你弱!這是盲目自大者很普遍地思想。
所以他們一定會仿造槳輪船,證明自己不比對手慢。便也完全掉入了秦國地陷阱中。
我們看一看從天佑三年初到天佑七年末這段時間,五年間兩國水軍發生了大小戰鬥一百七十餘次。楚軍共損失戰船八百餘艘,秦軍損失七百餘艘,這一千五百餘艘戰船中,九成是槳輪船。
後世許多史學家讀到這段史料,都會感嘆一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