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部分(第2/4 頁)
黃紙供品,條件不具備啊。”
“哎,大哥拘泥了。”秦雷一臉誠摯道:“古人說捻土為香、貴乎心誠!你我相交莫逆,早就情同手足,怎能受那些條條框框的約束呢?”便拉著融親王朝北跪下,捏土為香,開始跪拜前賢神靈。
一拜伯牙子期,便成知音之交;二拜廉頗相如,便成刎頸之交;三拜陳重雷義,便成膠膝之交;四拜元伯巨卿,便成雞黍之交;五拜角哀伯桃,捨命捨命之交;六拜劉備關張,便成生死之交;七拜管仲叔牙,便成管鮑之交;八拜孔融禰衡。便成忘年之交!
這八拜之後。便結成了情同手足、義比金堅的異性兄弟。
秦雷這才放融親王直起身子,滿臉激動道:“大哥…”
“…兄弟。”融親王便這樣稀裡糊塗的認了個兄弟,這時他覺著自己傻極了。但多少年後,這八拜之交,卻成了他一生最得意的事。
送走了仍有些暈的結義哥哥,一轉過身,秦雷便斂去了笑容,沉聲問道:“黑甲兵埋伏好了嗎?”
“方才勾忌遣人來報,黑甲兵已在五指峽潛伏。”石敢輕聲答道:“只要看到訊號,便會馬上封鎖去路。將那些齊國王公留在山裡。”
“告訴勾忌盯住他們,”秦雷表情冷峻道:“稍有異動便格殺勿論!”
“是!”石敢沉聲答應,便下去傳令了。
“王爺,馬已經備好了。”秦俅挪動到秦雷身邊,甕聲道。牧野原一戰,他給秦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戰後便被從第三師調出來,加入了黑衣衛,官銜也升為上士。
“唔,”秦雷點點頭。便翻身上馬,在黑衣衛的簇擁下,向羊腸坂方向行去。
羊腸坂乃是齊國與秦國北方交通地一條必經地險道。因道路狹窄,盤垣似羊腸而得名。而坂的意思便是山上斜坡,顧名思義,便可知道,在狹窄似羊腸的山道旁,是陡峭無比的斜坡。更神奇的,斜坡的頂部卻是平坦如地面、延綿十數里。最大的一塊平地,竟可以容納數萬人棲息。
而我們單看齊國有壺關縣,而秦國卻沒有。便能猜到那據太行之險的雄偉壺關原本是屬於齊國的。事實也確實如此。齊國擁有壺關一百多年,只不過五十年前被秦國奪去罷了。
為了防備強秦。齊國只好先將連線壺關與羊腸坂之間的棧道十八盤毀去,再立堡壘與羊腸坂地斜坡上,扼守這條進出峽谷必經的通道。後來兩國罷兵議和,又修復了十八盤,重新恢復秦齊間北方的交通。
在得到便利的同時,齊國人也一直為壺關中秦軍感到不安,他們認為一個堡壘無法滿足防禦要求,便又在堡壘後的平臺上修建了軍營。一旦雙方關係緊張,駐紮在壺關縣裡的四萬邊防軍,馬上就會開到羊腸坂,進駐軍營之中,與堡壘中常駐地一萬軍隊一道,擋住秦軍從壺關東征的腳步。
可以說這策略相當對頭,在軍營落成後的四十多年內,秦軍空奪了壺關口要塞,卻依然無法將觸角由此蔓延到齊國。歷代徵東軍的將領,不知多少次望而興嘆,恨不能肋生雙翅,飛過這羊腸坂天險!
但建立這羊腸坂防線地齊國將領,萬萬沒想到秦國人會從背後發動悍然一擊,所以防線的背面遠遠不如正面無懈可擊。而且齊軍現在的將領仍然沉浸在堡壘不可攻陷地美夢中,並沒有意識到這個缺陷。
更糟糕的是,酷愛看地圖的秦雷,意識到了這個缺陷。
那還是在牧野城的時候,苦苦思索大軍出路的成親王殿下,在綜合比較北上幽州,從草原回國;南渡黃河,從虎牢關回國;以及西去太行山,從壺關回國,這三條出路後,秦雷選擇了難度最小的壺關路線。
北上路途遙遠不說,還有齊國防備草原遊牧的十五萬大軍;南下要過大河不說,還勢必會與趙無咎的主力碰上,兩者都是無解的難題。
與之相比這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地太行山大峽卻是三條出路中最保險地一條…
而且馬奎與他的匪幫在太行山脈落草已久,好歹算半個地主,總還能挽回些地利不是?
既然選擇了壺關,秦雷便派出了沈冰,命其率領精幹地諜報人員、擅長特種作戰的黑衣衛,共計三百餘人,隨著馬奎潛入太行山。暗中窺伺羊腸坂。準備發起致命一擊。
當秦雷帶著二十萬大軍在齊國境內千里迂迴、燒殺搶掠時,沈冰和馬奎卻已經奔行在莽莽太行山中,跋山涉水,夜行曉宿,終於在九月初一,也就是秦雷兵圍上京城的時候,到達了羊腸坂對面的蓮花峰,居高臨下的監視齊軍的行動。
峽谷中山間距離很窄,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