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部分(第3/4 頁)
點點滴滴。
斥候已經記不清是第幾天對齊軍展開偵查了,但在王爺沒有下定決心之前,就得這樣繼續盯下去。
直到天完全黑下來,才有袍澤摸過來換崗:“遲裕,下去休息吧,”已經被烤乾了水份的年輕人點下頭,朝接班的笑笑,便悄無聲息從草叢中的爬出去…
一直爬出很遠,到了一個小山包後面,年輕的斥候才鬆了口氣,趴在地上大口喘息一陣,便搖搖晃晃的站起來,漸行漸遠在蒼茫的夜色中。
在齊軍連營北側五十里的地方,是秦軍三十萬騎兵駐紮的大營,雖然戰鬥人數比齊軍少一半,但一來騎兵所需的民夫數量要遠多於步兵。二來邊軍與禁軍、禁軍太尉部與保皇部誰也不願挨著誰,是以營地東西延綿三十里,反倒比齊軍還多出了五里。
作為禁軍前鋒。京山軍地大營位於十八連營的最前沿。
中軍帳中,接過塗恭淳遞上來情報分析,秦雷逐字逐句的看了起來,半晌才緩緩道:“沒有一絲異常啊…”
多日地軍旅生涯,早磨掉了塗恭淳臉上的書呆氣,聞言沉聲道:“不錯,齊國百勝軍以及三十六鎮邊防軍的旗幟俱在,每日消耗的糧草,正好是四十萬大軍所需的數目。”微微一頓道:“而且四大上將皆在。所以學生認為。敵軍主力全部在此。”
秦雷的眉頭緊緊擰成菊花,目光遊移不定道:“我總覺著有些不對勁。”
坐在下首的幾位將軍對視一眼,還是由資格最老的皇甫戰文開口道:“王爺,但凡懷疑,總該有個理由,您不妨說出來,大夥計較一下。”
秦雷聳聳肩膀道:“直覺,孤總覺著齊軍太正常了…正常的有些反常”
楊文宇輕聲道:“既然拿不定主意。那就夜襲吧。不管什麼牛黃狗寶,打一下就露餡了。”
秦雷又看向沈青,沈青點頭道:“屬下也這樣想。”自從上次猜錯之後。他在楊文宇面前愈發不自信起來。
從三位統領身上收回目光,秦雷沉聲道:“其實最好地選擇就是按兵不動。”眼下是齊國侵略、秦國保家衛國,雙方官兵在信念上是不同地,秦軍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不易出現思鄉、倦怠之類的消極情緒。但齊國身為侵略者,士氣必須靠一場場的勝利,一次次的燒殺搶掠來維持,長時間按兵不動。是非常傷害軍心的。所以兵家都說。不宜在敵國土地上與對方僵持。
這道理大家都懂,但案頭上的諭令卻寫得分明:十日內發動總攻擊。再看落款時間。已經是七日前了。
“我軍缺糧啊。”楊文宇面色憂慮道:“連人帶馬超過百萬張嘴,每天消耗的糧草實在驚人,朝廷儲備了一年地物資,也僅夠支撐四十多天了。”
“四十多天,也就是八月初…秋糧什麼時候到?”秦雷輕聲問道。
“北方旱災,是指望不上了。南方的糧食倒是豐收,可路途遙遠,最早也得十月份吧。”負責軍需的石威撓撓頭,趕緊答道:“兩個月地空當沒法填啊。”
“緊緊呢?”石猛粗聲問道:“一天的糧食兩天吃。”
“要是緊緊可以,曹孟德當年也不用斬了糧草官的腦袋,來安撫軍心了。”皇甫戰文苦笑一聲道:“只要餓上三五頓,鐵人也沒了力氣,用不了半個月,趙無咎不打,咱們也全躺在地上了。”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這個年代,糧草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也不過分。為了節省軍糧,只有作戰之前的一頓才會管飽,平日裡的供給也就僅夠吃個六七成飽的,再想節省的話,就得不償失了。
其實這是常識,但京山軍糧秣充足,頓頓管飽,所以沒在兄弟部隊待過地石猛才會問這種可笑地問題。
“其實完全可以再等等的,”新近擢升為少校副統領地常雲渠,已經逐漸靠近了王府的核心***,卻越發低調做人,直到所有人都說了話,他才發言道:“或者…減少一半的兵力。”冷兵器時代,以騎兵為主的部隊,並不需要太多的兵馬,便可以牽制住兩到三倍的步兵。但想要戰勝擁有嚴整陣勢、以及豐富經驗的步兵集團,卻非得用相當的兵力,強衝猛打才行。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陛下貪心不足,非得想要一場配得上親征的勝利!”皇甫戰文面色不豫道:“御駕親征就是個錯誤。”因著秦雷的立場,他手下這群將領普遍對昭武帝缺乏敬意。
見部下越扯越遠,秦雷輕輕咳嗽一聲,將話題拉回眼前,沉聲道:“孤意已決,今夜偷營試探一下。”女人般的第六感救了他很多次,所以他很尊重這種不安,在沒有徹底放心之前,他會盡力阻止這次大進軍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