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部分(第3/4 頁)
士,浩浩蕩蕩的殺向崤山方向…
眾人也知道已經進入戰區,隨時有可能與東齊的先頭部隊遭遇。不用王爺提醒,許田便把斥候放出了二十哨。每哨五人、相隔一里,共計二十里。一有事,便以爆竹為號∽尾傳遞。須臾便可通知中軍,由統帥決斷。
一路上小心謹慎,不求速進。但求萬無一失,讓士兵有機會適應戰場的緊張氣氛。待行到曹陽以南五十里處時,遊騎兵終於傳回了敵情…約有一萬敵軍出現在澠池與三崤山之間,動向不明。
“敵軍在試探徵東軍的反應啊,”秦雷冷笑道:“這一萬人只是投石問路的引子。”
楊文宇點頭道:“若是徵東軍從澠池出來,敵軍主力便會從東邊殺出,直取澠池;如果不出來,那一萬人便會順勢佔領崤山。摟草打兔子。兩不耽誤。齊軍好算計啊!”
“但是我們來了。”秦雷哈哈笑道:“這回齊軍就得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傳令下去,全軍向西南挺進。擋在齊軍與崤山之間!”
此時秦雷所部已經距離崤山不到二十里,以七成速度前進,足以趕到敵軍之前。
行出十多里之後,新的軍情報上來了:“報,第二師已經抵達澠池,並在東北五里處發現五萬敵軍!”
“報,敵軍一萬先鋒,正向崤山進逼、已抵達山北十里處,其兵種已經探明,乃是七千步兵兩千騎兵,以及一千戰車兵。”
“命令部隊加速前進吧。”還剩最後七八里,一個小加速便到,果然搶在了對方前頭抵達。秦雷吩咐隊伍崤山北坡列隊,嚴陣以待。
知道馬上就要迎來一場生死較量,兵士們不由口乾舌燥、頭暈目眩,緊緊的攥著兵器,機械的像一具具殭屍。
秦雷和楊文宇早料到會是這種情況,所以將上過戰場地黑甲騎兵排在前隊,而把新兵安置在後面,期望他們待會跟著衝一衝,便能忘記了緊張。並沒有什麼好法子。
等了約莫半個時辰,仍然沒見敵軍蹤影,卻見斥候前來稟報:“敵軍停止前進,在四里之外結陣!”
“被發現了。”秦雷無奈道:“中原戰場就這點不好,白天藏不住人。”
楊文宇笑笑道:“對我們騎兵來這就是最佳戰場了,王爺不要強求了。”
“唔。”秦雷點點頭,沉聲道:“命令隊伍緩緩向北推進,怎麼也得讓孩兒們見識見識,省得自個嚇唬自個。”
隨著中軍的十八面大鼓敲響,指揮大旗變換,各大隊令旗跟著搖動,中隊旗也緊跟著搖了起來。號令便從統帥傳到了最基層,小隊長們沒有旗幟,但有嘴巴。他們緊緊盯著旗幟、聽著戰鼓,然後向兵士們大聲下令道:“變雁行陣,全體前進三。”“變雁行陣,全體後退一。”這樣地命令在每個小隊長的口中響起,一萬多騎兵的厚實軍陣不一會兒便成為了有突出部、有兩翼地騎兵攻掠陣型。
待完成變陣,隊伍便開始向北緩緩推進,一刻鐘左右,便看到道旁矮坡上緊密列陣的敵軍。
看著那一眼望不到邊的土黃色地齊軍,秦雷命令隊伍稍息,積蓄體力,好進行下一個戰術動作。他則帶著楊文宇到了前軍突出部,拉開千里鏡,觀察敵軍的佈置。
但見齊軍用一輛輛大車首尾相連,圍成了內外三圈。每輛大車後面都有密密麻麻的弓箭手、長矛手混編其中。車上還有床弩補闕。至於那兩千衝鋒騎兵。則在車陣左右保護著兩翼,以免遭到包抄。
“這叫武鋼車陣。”楊文宇輕聲介紹道:“乃是齊軍為防備我大秦騎兵所創,號稱有腳之城。”
“有腳之城?分明就是個王八殼。”秦雷哂笑一聲道:“真是狗咬刺蝟,無處下口啊。”
“火。”楊文宇輕聲道:“車陣畏火。”
“但我們湊不過去啊,”秦雷微微皺眉道:“對方的床弩射程該有百丈吧?”其實弓箭對於身披重甲的大秦騎兵來說,除了距離在二十丈之內的,基本上都屬於隔靴搔癢…身中十幾箭也不一定喪失戰鬥力。但床弩就不一樣了,被這玩意射一下,就像被矛刺一下一樣。基本上一下一個〔麼裝甲都白搭。
“!”楊文宇輕聲道:“我們地流星可以打百五十丈。”
秦雷翻翻白眼道:“可特種營不在此處啊。”大、也就是投石機,雖然威力強大。但行動遲緩,與騎兵侵掠如火地特點相悖,所以沒有哪個騎兵將領會在出擊時帶地。
楊文宇一攤手道:“那就只有硬攻了。”
回首看看面色蒼白地菜鳥們。秦雷搖搖頭道:“最好不要,還是傳令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