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部分(第2/4 頁)
會。
諜報司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從各省各地共計搜出一千七百多名皇家密探。
這巨大的戰果卻無法讓侯辛開心,因為據他掌握的情報。河陽公主下線地數量,應該在兩千五百人左右,也就是說至少有八百人如石沉大海,再也找不到了…這可都是不安定因素啊!
但他也沒有辦法解決這問題,因為在抓捕過程中難免有魚死網破的情況,只要死了一個,那他的所有下線便徹底失去線索…死的人地位越是高的,就會導致越多的人逍遙法外。
除了命令各地加強對皇家密諜的搜捕外,侯辛便只能向老天爺祈禱,但願這些人從此安分守己。不要再興風作浪、擾亂社會治安了。
讓人頗為意外的是。河陽公主的新婚駙馬趙承嗣仍在新組建的鎮東軍當他地領軍副帥,似乎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人們不得不相信。王爺那句軍隊穩定壓倒一切地話,絕對不是虛言。
其實這事兒不難理解,趙承嗣畢竟是為皇家立過功勞的,而且此事與他並無牽連,如果秦雷隨便株連,會寒了將士們地心…他不怕寒世家大族的心,也不怕寒庶族官僚的心,甚至不怕寒老百姓的心,偏偏就怕讓軍隊心寒。
在寫給趙承嗣的信中,秦雷白紙黑字的分說道:“君與吾姐乃半路夫妻,各有追求、各有事業,且早已名言互不干涉。因此絕無互相牽連之理。”並把毫髮無傷的河陽公主,一道還給了趙承嗣。
但趙承嗣很清楚,王爺這樣說,不過是不希望自己馬上告辭,弄得他臉面上不好看。可要是真以為王爺毫無芥蒂,會一如既往的提拔重用,那就大錯特錯了…攤上這麼檔子事兒,再加上原先的身份,自己這輩子也就到這一步了,奮鬥也沒有意思了。
還是過兩年就請辭吧,和公主歸隱田園,當個富家翁也是不錯的。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他這樣明智,還有人便打算跟秦雷擼起袖子拼一下!……
第六四一章 開始了
除了這八條尚算創新的法規之外,《天佑新政》還用了大量篇幅,將一些社會各界約定俗成的規矩法則,全部落在了紙面上,賦予其不容置疑的法律的地位。
這些舊約新法林林總總有百條之多,既有皇權不下縣、縣下皆自治的政體闡述,也有尊老敬老、善待婦孺的行為規範。其中竟沒有一條與民風民情相牴觸,完全可以看成是大秦朝的民眾生活教材。
與《新政》詔書同時下發的,還有天佑陛下與武成王那次書房談話的實錄,只不過關於繼承人選擇的那一段,被天佑帝刪節去了,沒有刊行在冊。秦雷問其原因,他很直接的告訴秦雷:你現在還沒當上皇帝,難免不把這皇位當回事,可日後登基久了,說不定想改變主意。所以如果真想這麼幹,就在你坐上龍椅、把事情想明白之後,自己再去下旨吧。
但僅是這些,足以震驚天下,在整個夏天裡,從士紳大族到平頭百姓,都在熱議著這部法令…無論身在哪個階層,從事什麼行業,都能從中找到與自己息息相關的話題,令他們全神貫注,卻又興致盎然全部或者部分條款。
全部研究的不外乎三種人,士族地主↑族地主和朝廷官員。他們希望透過對這部發令的解讀,為全面的解析此次變法對自身的利弊…不止是眼下的,還有將來的。只有有利可圖,或者至少利大於弊,他們才會支援或不反對這次變法,要是所受到的損害超過了承受範圍、且無法在變法中得到彌補,那麼爺們們說不得要起來鬥一鬥…好吧,就算你武成王權勢熏天,俺們不敢當面鑼對面鼓,但下絆子」陰招總是可以吧?
所以在發令頒佈之初,上流社會普遍不看好這次變法。皆以為是年青人的理想主義,必然不會持久。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中,只要有一部分人得利,另一部分人必然會受損,受損群體必然會奮起反抗,即使眼前被壓住了。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日後總有翻身的時候。
但結果出人意料。無論是哪一方,都對變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認為自己是收益一方,至少是沒吃虧…
對於世家大族來說,他們早就對南方那個復興衙門垂涎三尺了,那強大的財力人脈匯聚在一起,足以抵禦任何風險,產生難以想象的收益。造成絕對可怕地影響力,乃是保持家族長盛不衰的不二法門啊。
知道復興衙門是什麼嗎?是控制!是壟斷!那幫南方土財主已經完全控制了江北和山南二省的財政民生,完全壟斷了兩省的運河交通、銀鐵礦藏等一系列經濟命脈。天下還有比這更舒坦、更暴利的營生嗎?
所以在過去幾年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