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部分(第2/4 頁)
!昭武末年的秦齊大戰之後,秦雷並沒有盲目的重建騎兵,而是把除鎮南軍之外的騎兵數量限定在現有的二十萬上。轉而針對大秦步兵薄弱的現狀,加大投入,將除鎮南軍之外的步兵數量擴充到四十萬…其中包括伯賞元帥幫他訓練的三十萬步軍,以及重建的十萬鎮東步軍。養這四十萬步軍的費用,大概是每年兩千萬兩…這還是因為大秦步軍士兵普遍採用兵役制,不用支付太多的軍餉,否則按照大秦現在的人力成本,秦雷那點軍費根本不夠用。
同時為了應付必然會到來的齊楚聯軍,秦雷還開始向伯賞元帥撥付每年一千萬兩的特別軍費,以供他擴充軍力、興建戰船所用。昭武十八年那會兒,秦雷就知道,養水軍比養騎兵還***費錢,那一艘艘威武的戰艦,可全是用錢堆起來的呀!
但這並不是說騎兵自此在秦國不重要了,秦雷在二十萬騎兵部隊中試行志願兵制,意圖打造一支英勇善戰、經驗豐富、充滿自豪感與犧牲精神的職業化軍隊。從嚴從難從實戰治軍,使其變成大秦軍隊的脊樑、橫掃天下的大殺器。好在這支軍隊是現成的,僅需付出軍餉、戰馬補充、武備置換的費用即可,每年也是…兩千萬兩。
這支用黃金堆出來的軍隊中,充滿了富有戰鬥經驗的老兵、以及在天佑年間長大**、充滿自豪感與自信心的廣大新兵,既有經驗又有鬥志、裝備精良、訓練嚴苛,毫不誇張的說,其正處在歷史上的最佳時刻。
雖然人數不足百萬,卻是實打實的精銳軍隊,其戰力已經遠遠超過了秦齊大戰前的水準,與麻煩纏身、江河日下的齊**隊形成鮮明的對比。
而軍心士氣方面,兩軍更是涇渭分明,已經有了天地之別!
第六四四章 帝王之怒
日影西斜,暑氣仍未消退,樹上的知了仍在拼命地鳴叫,大堂上沒有一絲風…
胖胖的縣令跪在地上,周遭地邊上明顯有一圈汗漬。
“啟稟王爺,隴右總督胥耽城請見。”大堂外傳來一聲稟報。
“讓他在外面候著。”秦雷面無表情道:“你繼續說。”這話是對那胖縣令說的。
一聽自己大上司駕到,胖縣令心尖一顫,小聲央求道:“王爺,能否換個地方說話,人多嘴雜啊。”
秦雷聞言看一眼階下的人群,冷冷道:“孤王事無不可對人言。”
聽他這樣說,胖縣令只好悶聲道:“新政的頭一年,確實是沒有關卡的。但後來同僚們發現僅憑著朝廷發的那點俸祿,根本養不起府裡那一大家子人…”
“七品官的俸祿是多少?”秦雷插話問道。
“回王爺,按照新政規定,正七品知縣一年可領俸銀一百二十兩。”胖縣令低聲答道。這個數整整比原先翻了一番。
“一百二十兩可以買多少米?”秦雷沉聲道。
“王爺新政以來。我大秦國力蒸蒸日上。老天爺也庇護。一直風調雨順地。”胖縣令抓住一切機會拍馬屁道:“別處罪臣不知道。但咱們河西府這邊。米價直穩定在一兩一石上。”
“便是一百二十石。”秦雷冷笑道:“難道你家裡都是飯桶嗎?一萬四千四百斤百米都喂不飽?”
“王爺檄。這些收入若是單單養老婆孩子自然足夠了。可還有一大批人靠著罪臣過日子呢。”那知縣一肚子委屈道:“縣裡不比府裡省裡。更不比朝廷六部。人家都是大衙門。有什麼樣地差事。就把什麼樣地官職配齊全。好比說上揚縣地上級河西府。知府陸大人以下。便有同知兩位。通判、推官、經歷、知事、照磨、檢校、司獄各一人。分管府裡地民事、司法、財政、稅務、工商等等各個方面。”
又滿臉愁苦道:“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府裡有地事情縣裡也會有。不過是範圍大小不同罷了。可事再小也是事兒。總不能不管了吧?”說著兩手一攤道:“可朝廷給縣裡配了什麼官?除了下官之外。便只有正八品地縣丞一位、正九品地主簿一位。就我們三個芝麻綠豆大地官。怎麼能管過那麼一大攤子事?”
秦雷點點頭。算是認可他這種說法。
見王爺有所鬆動。胖縣令趁熱打鐵道:“為了不耽誤朝廷地差事。我們這些縣令只好自掏腰包。請上一干長隨幫著辦差。有看門地門政。簽押房磨墨地稿籤。還有發審地、值堂地、用印地。這僅是縣衙裡當差地。還有那些不在衙門裡。卻同樣重要地差事。也得請人來辦。”
說著低頭嘟囔一聲道:“一個知縣管這麼多事兒。不僱人根本不行。那些俸祿看著不少,可這一大幫子全部要罪臣一個人養活,攤到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