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頁)
沃特斯e:輕。沃特斯三十出頭,就是首相特使,不過徐一凡想想他那個姓也就釋然,索爾茲伯理家族本來就是英吉利的鷹派政治家族,也以對俄警惕仇視而著稱。
大英帝國的擴張在十九世紀末雖然已經早到了盡頭,可是每個歷史上的帝國在這擴張的尾巴上面,都會用力的反彈一下。也許是因為這些歷史上面的巨大帝國當中的有識之士,深知道一個帝國的生命就在於擴張,在擴張征服當中才能保持住活力。一旦這種步伐停止,龐大的帝國朝那個方向走都是下坡了————大英帝國也是如此。他們的力量早就使用到了盡頭,小小三島控制著人類有史以來分佈最為廣闊的領土,雖然在絕對面積上也許還不如那個蒙古草原帝國,可是大英帝國的統治是絕對的有效統治。
帝國的活力已經使用殆盡,幾代最出色的人才早已帶著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史書上不朽之名下世。美國崛起,德國崛起,法國復甦,俄國也還在抰著巨大的慣性在亞洲橫衝直撞。大英帝國其實內囊裡頭已經感覺到有點力不從心,這個帝國真正的明白人知道危機所在,所以在這個帝國夕陽正在降臨之際,加倍瘋狂的展現著力量。這個時代,英國有著塞希爾羅茲這樣即使在維多利亞鼎盛時代也未曾出現過的瘋狂殖民者,這位恨不得在月球上都插上英國米字旗的人物不僅幾乎是以個人的力量殖民了整個羅德西亞,還設立了影響深遠的羅茲獎學金,就是想影響幾代美國精英,重新將這塊富饒強大的前殖民地統一在英聯邦當中!
在海上,英國瘋狂的揮霍著幾個世紀積攢下來的財富,不僅要壓制整個歐洲的海軍,同時還要壓制全世界。制定了空前的兩強標準。(不是絕後,另一個廣義上同樣是盎格魯撒克遜的新帝國,我們這個時代的羅馬,美利堅合眾國的海軍超過全世界其餘國家海軍力量的總和,可是現在怎麼瞧,怎麼覺得這個新羅馬有點十九世紀末大英帝國的影子,歷史,從來都是重複又重複的——奧斯卡按)
英國的統治集團還重新將索爾茲伯理再度推向首相位置,第三次組閣。這個絕對鷹派的政治家在他的第二次組閣的時候已經鎮壓了愛爾蘭的**要求,佔領了緬甸、肯亞、烏干達。而且大英帝國再度推出這位首相的目的之一,就是針對俄國!
如果歷史涉獵頗多的前憤青徐一凡沒有記錯的話,這位索爾茲伯理首相名聲大躁就是因為他在英國外交大臣任上,迫使沙俄修改了聖斯特凡諾條約,一下將俄國由土耳其進入中東這個世界島腹心之地的夢想擊碎。他也由此獲得了嘉德勳章。這位首相,是不折不扣的對俄最為警惕和不友好的人物!
大英帝國在這個十九世紀末的瘋狂年代當中,迴光返照一般的透支著力量,不僅在歐洲維持著絕對的地位,制壓著遍佈全球的殖民地,應對著美國和德國兩個新興強國的挑戰,還要在亞洲這廣袤無垠的土地上和俄國這龐然大物展開最為激烈的較量!
盎格魯撒克遜帝國的偉業,莫過於此。
也正是在這位索爾茲伯理首相的手裡,簽訂了英日同盟條約。為了對付俄國,英國不惜放棄了維持了上百年的光榮孤立政策。
也正是因為這個。帶著索爾茲伯理姓氏地首相特使才會這麼快地趕到上海來和他徐一凡談判。也正是因為這個。徐一凡才這麼堅信。這位特使。會屈尊應召。來江順輪上和他談判!
在徐一凡腦海裡頭。這十九世紀末地世界局勢翻騰個不休。整個大清。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這個上頭。沒人能超過他地見識了。甚至擺在全世界都是這樣。除非再有哪個正好熟悉歷史地倒黴孩子和他一樣挨雷劈玩兒穿越。
索爾茲伯理這個英國小白臉是來了。說明他對大局地把握也沒有錯。可是卻不知道。英國人想利用他。開什麼價錢出來?
他徐一凡可是在南洋用自己清白之軀賣出了一千萬兩地紅相公。英國鬼子盤子開得小了。他還真不希罕。
張佩綸正坐在徐一凡地旁邊。看著徐一凡地神色又變得有點古怪。知道這位大帥不知道又想到哪裡去了。反正。總是憋著害人地。他在心底長嘆一聲。也有點鬱郁。馬江之後。他遣戍新疆。往日驕狂。已經是洗得乾乾淨淨。李鴻章收留他。他在北洋生活優裕。那裡又風氣開通。他有大把地時間
地書。來認識這個世界。徐一凡此次來上海。他自T至矣盡矣。蔑以加以。也稱得上忠心耿耿。甚至存了讓點利益給英國人地心思之後。他主動為徐一凡擔起壞名聲來地心思。
反正他張佩綸是什麼都見識過了,了不起再回家閉門讀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