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部分(第2/4 頁)
不是一直徵下去,等到將來的,大局定下之後,不是不能撤消,但是現在,如果沒有關稅保護,咱們這裡就一定會像日本一樣,淪為內地消費的傾銷地!”
“現在內地不是常說,要建立統一市場嗎?這麼幹的話,估計……”
“隨他們怎麼說,我覺得,既然行政院沒有表態這裡是中國的領土,咱們也沒這麼說,就有必要徵收關稅,保護本地的工業!”
“這麼說,你決定了?”
好象很同情似地看了看田國明,邵武心知這份報告遞上去,會產生什麼樣的風波。田國明點了點頭,笑了起來。
“有些事情,總要有人做,這裡既然不是殖民地,那徵收關稅又有什麼,再說,這也是為了長久的發展和本地的穩定!”
一石激起千層浪,幾乎是在田國明的報告遞交之後,它雖然不象一些報告那般引人注目,但聞者的心境卻也是很不平靜的。一份看似簡單的報告,頓時在軍管局內引起了轟動,在轟動過後,幾乎每一個人知道的人心裡都在疑惑著一個問題——他在想什麼!或者說他想幹什麼!
而當軍管局內部處於震驚中的同時,在相隔五個街區的司令部內的會客室內,作為北方地區實際上的統治者,管明棠卻正在同內地來的工商屆人士進行座談。
“……在內地,一個熟練工人的工資至多隻有80元,而北方,熟練工的工資卻可高達200元,2。5倍於內地,先生,高工資拉高了生產成本!如果生產的是高附加值的機械裝置、汽車之類的產品,那麼還可以保證成本,但是對於如紡織、印染、成衣等勞動密集企業而言,利潤無疑是極為微薄的,以布匹來看,若想與內地商品競爭,每匹布至少要虧2。7元……”
面對管明棠,穆伯華、劉鴻生等人並沒有感到任何懼意,不過言語上的謹慎還是有的,而在他們道出於北方投資面對的問題時,管明棠則默默的吸著煙,不時的翻看著他們遞來的報告,在報告上詳細羅列了北方地區企業與內地企業的生產成本。
“但是按照現在的市價來看,似乎企業並沒有虧本之說,且每匹佈於北方地區銷售利潤可達到4元之高,遠高於內地!”
“先生,但是內地企業的利潤更高,如果可以的話,相比軍管區內較高的生產成本,我想商屆更希望投資新疆,東北以及蒙北,於那裡設廠人工成本至少可以降低一倍!”
劉鴻生的回答讓管明棠的眉頭微微一皺,商人無疑都是現實的,別說他們如此,公司同樣也是如此,公司接收企業後,第一件事就是對裝置進行調整、改造,從而提高生產效率,並儘可能的裁員,以降低生產成本。
對管明棠來說,南方企業能否進入北方地區,並在北方地區紮根,與未來的佈局有一定的關係,在未來的二十年間,如果一切皆如歷史一般發展的話,隨著收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品工業產值將遠超過重工業,而公司則是以重工業為主,這意味著在北方地區會湧現出一個挑戰者,他們會一點點的積聚力量逐步挑戰公司對中國工商業的主導地位。當然,這與產業的均衡發展亦有很大的關係。
中亞的植棉業、紡織業則都是在“公司計劃外”的產業,如果他們能夠依託中亞的棉花資源,在這裡站穩腳根,那麼在未來的十幾年內,當局則可以慢慢的將一些到期的託管企業交給他們經營,從而削弱公司的力量。
“先生,在商言商,儘管我們有意在北方投資,但是,隨著內地商品的不斷湧入,總有一天,市場會飽和,屆時我們的企業,恐怕就會如過去在廉價日貨的衝擊下,苦苦支撐或者倒閉,只不過現在這裡的問題是廉價的內地貨!”
說完這句話後,劉鴻生便端起了茶杯,多年來,他同許多政要軍閥打過交道,而那些人中沒誰比眼前的這位更懂得商業規則,和許多商屆同仁一樣,有時候他們便傾向於由其主掌中央之權,但同時還對其主掌中央心存恐懼,他背後的北方公司太過龐大,如同巨大一般,即令人們羨慕不已,但卻又讓人心生恐懼,生怕有一天那個巨人會貪婪的吞噬一切。
“那麼,你們需要什麼?”
話聲稍頓,稍加思索管明棠又補充道。
“為促進就業,政府計劃透過提供低息或者無息貸款的方式鼓勵中小企業發展,根據計劃,北方聯合儲備銀行每年將拿出15億元用於支援中小企業發展,”
這是在意識到公司的威脅後,管明棠假以“促進就業、提供工作崗位”的名義,推動實施的一個計劃,從而避免北方銀行透過融資控制中小企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