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第3/4 頁)
物資,所需資金先行墊付,事後再行報銷,證明可託影佐將軍代為疏通。大致就是這些,我和那家研究所的負責人有過幾面之緣,算不上深交,不過這是公事,而且是為大日本帝國效力的好事,所以交代你代為辦理。”
倪新點了點頭,笑著奉承了一句:“將軍的記性真好,過目不忘……”
早在剛一發現疑點的時候,倪新就打定主意:自從李士群認了個啞巴虧,賠出一千根金條之後,並沒有像自己建議的那樣謹小慎微、勤勉公事,反而變本加厲謀取私利,為怕引發李士群的不悅和疑心,又無法一再勸解,深為擔憂,如果能把這件事歸功於李士群,也許對76號會好些?
倪新笑道:“屬下向李主任彙報了這件事,李主任心思縝密,察覺有異,命令屬下來找將軍核實電文,具體的內情……屬下愚昧,猜測不出李主任的用意。”
影佐禎昭信以為真,不再追問,說道:“那你去向李主任彙報吧。”
“是,打擾將軍,將軍慢走。
目送影佐禎昭的專車離去,倪新暗道這件事還需要馬上向李士群彙報。”匆匆開車趕往李士群的公館。
倪新從李士群的公館回到76號,已經快十點了,辦公室內,還在苦候的趙敬東非常不滿,埋怨道:“你看看幾點了?也不知道你到底有什麼事,又不敢走開,早知道你這麼晚回來,我先去吃飯好不好?”
倪新陪笑道:“抱歉,是我的錯,來的時候,我已經讓食堂給我們準備夜宵了,等這件事忙完,我請你吃飯……別生氣了,這樣吧,後天你為澤之接風,你做主人我來結賬,這總行了吧?”
趙敬東無奈的答道:“唉,算了吧,到底有什麼事,你說吧。”
倪新拿過一張便箋,寫下幾行字,說道:“這是影佐將軍回憶出來的新京研究所發給楊文舉的回電,你看看吧。”
趙敬東看罷,答道:“電文我倒沒看出什麼可疑之處,不過老權說的那件事我也覺得有點奇怪:東北有的東西,為什麼要從上海買?難道是想吃回扣?”
倪新說道:“吃回扣?物資運回去,長官看見其中有一部分東北就能買到,上海購置的,加上運費,價格肯定比東北當地的高,怎麼交代?這是第一個疑點。”
“是說不通,再說這批醫用高純度活性炭價格不高,能吃多少回扣?剛才老權來找你,我又和他聊了一會,東西是他出面買的,楊文舉沒去,怎麼吃回扣?那我就想不明白了。第一個疑點?這麼說還有其他疑點?說來聽聽。”
倪新答道:“楊文舉這是第二次來上海,上一次的情況你也知道,差點丟了性命,人生地不熟,回電中說讓他自行籌款,只有一種可能:所需的資金不多,楊文舉本人身上帶的有,即使缺一點,數額不多,也可以向別人借,並知道他需要的是這麼大的一筆資金。而影佐禎昭之所以會幫忙,是因為這件事對大日本帝國有好處。”
“這麼說楊文舉的長官很瞭解影佐將軍了?”
倪新搖頭道:“我當面和與將軍核實過,將軍說只是泛泛之交,影佐將軍願意幫網完全是個意外。如此瞭解將軍的人只能是……”
趙敬東脫口而出:“他的對手!李主任曾說過:最瞭解你的人就是你的對手。”
“不錯,而且楊文舉有意無意的讓將軍誤認為我是知情並且同意幫忙的,只不過因為沒有私蓄,或者是說不願意用自己的錢替楊文舉墊款,所以將軍命令用公款辦理。”
“可這些都是我們的推測,能不能再核實一下?”
倪新答道:“我走的時候已經派權菅祜想辦法核實了。”
趙敬東奇道:“權菅祜?他怎麼核實?”
這時,權菅祜趕回來了,彙報道:“倪處長,您回來了,這是新京的回電。”
倪新接過來看了看,說道:“辛苦了,你下去吧。”轉頭把回電遞給趙敬東,解釋道:“權菅祜的哥哥是新京關東軍特高科的諜報組長,他們父祖兩代人都是小野家的家臣,我走的時候命令權菅祜給他哥哥去了電報,讓他幫忙查詢楊文舉所發電文的內容,果然不出我所料:姓楊的在電文中申請購買的物資數量,只有他真正想採購的一成不到。為了保密,他現在暫時軟禁了他傳訊的研究所的那名負責人。”
趙敬東看罷電文,心下暗道原來權菅祜是日本人,和小野家的淵源還如此之深。他答道:
看來這批物資根本就不是運到長春去的,我剛才等你等得無聊,查閱了列車時刻表,明天下午六點有一趟去長春的貨車,上午送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