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1/4 頁)
可就算是這樣,楊貴平還是沒有放棄,他在努力挖掘能出政績的地方。
楊貴平也意識到,要想出業績,發展地方經濟才是王道,所以在遇到吳小正之前,他也嘗試過去挖掘一下鄉鎮企業、養殖戶、種植戶之類的,想嘗試扶持起一些來,以帶動地方的經濟。
可他發現,他所挖掘的那些,大多是扶不起的阿斗。
直到遇到吳小正,他的那個食品加工廠計劃才讓他眼前一亮。
說實在的,他一開始也只是抱著試試的心態的。以他的背景和能力,他對吳小正的扶持力度並不大。
可他發現,吳小正一直在給他驚喜。
現在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當中的農商合作計劃,已經成為了楊貴平出政績的大亮點。
可他覺得這樣還是不夠的。
身為地方官,他不能只憑一條腿走路,他必須發掘新的亮點。
遺憾的是,他還是找不到新的亮點。
這是為什麼呢?
直到他今天聽了吳小正的培訓。
他發現,這個少年的眼光真的不是一般的長遠,思維也不是一般的開闊,膽子也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他想跟吳小正聊聊,聊聊他的迷茫,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靈感。
至於吳小正的年齡,又一次被他忽略了。
不是連孔子都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嗎!
這一點楊貴平是看得非常清楚的。
這也正是楊貴平一直陪吳小正胡鬧到現在的原因,他需要一個單獨跟吳小正相處的機會。
第246章 送出去,請回來
兩人在吳家坐下之後,楊貴平拉起了話題。
“你知道嗎,我到城關鎮後,第一個扶持的是一家養雞場。在前山村那邊,有一個養雞專業戶,我過去了解了一下,發現那戶人家有想做大的意思,就給他找資金,並安排他去了省城的一家大型養雞場參觀學習……”
楊貴平用自嘲的語氣說起了他的糗事。
他的第一次嘗試結局有點悽慘。
當時,那個養雞場在他的大力扶持之下,順利開起來了,那戶人家一口氣就養了幾千只雞。
一開始還算順利。
可兩個月之後,那裡的幾千只雞卻在幾天之間死了個精光,雞場主基本上是血本無歸。
而導致雞死亡的原因就是雞瘟。
“你發生雞瘟的原因是什麼不?那個雞場主告訴我,他覺得前山村從來沒有發生過雞瘟,他嫌一隻只給小雞注射疫苗麻煩,還費錢,就乾脆省了這一步。”
“我就想不明白,這麼大的投資,那人怎麼可以這麼大意,我只能說他心真大!”
楊貴平說起這事來,還一副咬牙切齒的樣子,很是憤憤不平。
對此,吳小正啥話也沒得說,只能當一個合適的聽眾。
楊貴平繼續說起了那事。
“我後來又想,失敗是成功之母,就想再去勸他重新再來,如果可以,我可以再想辦法給他弄點資金過來……誰知那家人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一次失敗就把他們弄得灰心喪氣。”
“一個星期之後,那家人竟然全家跑出去打工去了。”
……
對此,吳小正還是不知道該說什麼。
楊貴平又說起了第二件糗事。
“其實你家不是我扶持的第一家食品加工廠,之前在鄰村還有一家。可你知道嗎,我幫他們弄了一筆扶持資金來之後,那家人竟然偷偷地用那筆錢蓋了一座新房子,然後弄了一個簡單的醃菜坊來應付我。”
“後來為了躲著我,看到我過去,竟然連門都不開。”
吳小正忍不住笑了出來。
他心想,未來的楊市長原來並不那麼接地氣的。
在吳小正看來,他之所以有接二連三的失敗,一方面是剛入官場的他還存在著一些理想主義的成分,另一方面則是對鄉下人的農民式狡詐還不夠了解。
原來背景深厚的楊鎮長起步也並不是那麼的順利啊,如果不是遇到自己,他還在處於交學費的階段。
楊貴平還在說他的糗事,這次在吳小正面前,他算是真正開啟了心扉。
“還有一些小型的鄉鎮企業也是,我怎麼扶也扶不起來。”
“我就不明白了,同樣是人,為啥你這邊能搞得有聲有色,別家的就不行,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楊貴平很誠懇地向吳小正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