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部分(第2/4 頁)
“這是我根據個人對國內的瞭解,重點向大家推薦的幾大投資領域,至於具體的專案,大家可以在三天後的湘省統一招商會上進行了解,這裡我就不再多說。”
“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具體的投資洽談中,大家一旦碰上超出這幾大型別的專案,就算再有誘惑力,大家也要慎重。”
“要知道,投資是有風險的,目前大陸還處於快速發展的起步階段,因此在政策方面還存在多變的可能性,某些專案,現在看起來似乎很有誘惑力,可一旦政策變了,大家可能會遭受巨大的損失。”
這正是吳小正不願意在現在讓體制內的人介入接待的原因。
在這個發展剛起步的年代,國內在招商引資方面的政策確實還很不完善,有的地方為了追求短期效益,或者是為了一份漂亮的招商引資資料,啥專案都敢往外拿,結果政策一變,承受損失的反而變成了投資方。
這樣的案例,前世並不少見,很多投資商因為投資方向失敗,結果虧得血本無歸。
因為人是自己引進來的,吳小正本著負責任的態度,他得先跟客人們打打預防針。
但吳小正的這些話,如果有體制內的官員在場,他們聽起來,可能會覺得他這是在吃裡扒外。
可對吳小正來說,這種“吃裡扒外”的話,還只是剛剛開始。
接下來的才是重點。
第920章 汙染天堂
只要是外商,在這個年代到大陸來投資,就一定能成功嗎?
未必。
就算是在前世,外商投資失敗的案例也比比皆是,這其中就不乏國際知名企業。
失敗的原因包括很多,吳小正現在就要憑藉自己的經驗,來告知大家應該儘量避免的一些可能存在風險的問題。
這既是為了在場的這些外商,也是為了國家的形象和聲譽。
在這個年代,招商引資實屬不易,為了能幫國家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吳小正能盡一點力就算一點。
儘管他接下來的言辭,可能會有“吃裡扒外”的嫌疑,但他相信,從長遠的利益來看,自己應該是對的。
做人做事,問心無愧就好。
“我第一個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事項,就是涉及到環保問題的專案不要碰。”
這是吳小正最深惡痛絕的一個問題。
這還是一個沒有環保意識的年代。
在這個年代,很多地方政府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了招商引資的業績,在急於求成的心態下,眉毛鬍子一把抓,把很多環境汙染嚴重的企業也引了進來。
在前世,中國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招商引資向來就是一把雙刃劍。
外資的大量湧入,讓中國很快就發展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國內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
可與此同時,中國也被外企視為了汙染天堂。
隨著國外環保意識的覺醒,很多跨國公司為了降低汙染成本,會將環境監管標準較低的發展中國家視為“汙染天堂”,大量輸出汙染類產業。
而發展中國家為吸引外資,往往展開“逐底競爭”,競相降低環境監管標準,從而使環境惡化。
在九十年代以及二十一世紀初的中國,就是眾多跨國企業眼中的汙染天堂。
中國確實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到了二十一世紀,中國的水汙染、空氣汙染已經成為了最為嚴重的問題,無數城市陷入了霧霾危機,綠水青山的面貌也不再。
直到後來,當汙染已經惡化到難以忍受的程度時,中國政府終於覺醒,開始重視這方面的問題,一大批跨國企業被列入了汙染嚴重的黑名單。
在這份黑名單中,排在前面的就是很多大名鼎鼎的跨國企業。
比如說著名的手機企業蘋果,其在華的配套企業,在生產觸控式螢幕時用有毒溶劑正己烷替代酒精,導致多名員工中毒,從而引發了著名的“蘋果汙染事件”,從而引起了國人的抵制和攻擊。
又比如說大名鼎鼎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它們在國內的多家生產工廠,就多次因為水汙染而被勒令停業整頓。
再比如說著名的松下電器,其在中國大約有5000家一級供應商向其提供部件和材料,而這些供應商中,相當一部分就涉及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直到2012年,松下電器才根據中國政府的要求,開始對供應商的環境汙染問題進行嚴格審查。
類似的知名跨國企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