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展成跨星球集體化經營的產業。
有了這一認知之後,地球傳媒業巨頭開始為發現了新的廣闊無比的市場欣喜不已,大舉融資擴張;
與此同時,地球各個大國政府為了增強母星在‘西銀河聯盟’,甚至整個宇宙智慧文明社會的影響力,也將注意力放在了人文領域,並列出專項預算資金進行相關產業扶植,於是兩廂合力之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演變,一個全新的職業便應運而生,那就是‘星際記者’。
這種記者,常年往返於地球和各個高等文明星球中間,一年十二個月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呆在外星球,拿著以‘金元’為貨幣單位的出差補貼,因此以地球人的標準來到收入簡直高到離奇,而所做的工作則是溝通地球與‘西銀河聯盟’其他文明的資訊。
內容包括,甄選出地球本‘傳媒集團’新制作的,或地球各地近期發生的那些可能會引起‘高等文明’民眾興趣的影視劇節目和新聞,透過外星合作伙伴的媒體平臺釋出出去;
將整個‘西銀河聯盟’內發生的影響巨大的新聞事件,在最短時間內報道回地球;
購買或製作一些包含外星文明因素的專題節目,讓地球上的普通人瞭解一下‘母星’之外的世界等等。
可以想象,像這種收入奇高,工作性質看起來又意義重大的職業,在地球任何一個國家的年輕人職場規劃中,都必然算是最頂端的一種職業。
但以今日‘地球’在‘西銀河聯盟’的各項綜合實力排比來看,如果將整個聯盟看成是一個強大國家,其地位不過相當於國中最偏避、貧窮的縣城而已,源自於這種地方的媒體力量,從星際社會的層面來看,影響自然是微乎其微。
顧喬娜所說的,在整個‘西銀河聯盟’範圍內都能夠幫助善良、打擊邪惡,具有無冕之王地位的記者當然是有,卻也僅僅會在‘聯盟’內有數幾個‘高階文明’裡的強勢媒體寡頭中誕生,出身地球傳媒公司的記者,想要得到這樣的地位,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不過才十九歲,未出過社會的張木子自然不會懂得這些,想要《星海迷蹤》裡那一個個自然景觀、人文傳承千奇百怪的星球;
以及自己知道的那些因為社會記者跟蹤調查,冒險偷拍而被處罰、關停的非法工廠企業和被拘捕、判罪的實業家、政客等大人物,他的心中突然莫名其妙的感到一陣躁動。
但嘴巴里卻喃喃說道:“星際記者,我,我怎麼可能把這種職業當成是自己的理想,平常我可是連家門都不想出的,最討厭的就是旅行了。”
“那可不一定哦,木子,”看到張木子迷茫的神色,顧喬娜聲音越加溫和的說道:“有一個哲學家說過,‘每個人的身體裡都住著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你以前不愛旅行可能只是因為‘地球’對你來說實在太熟悉了,想知道些什麼在網上一搜就可以找到;
或者你希望去的地方是像《星海迷蹤》劇集那樣的浩蕩宇宙,地球對你來說太小了…”
聽到‘地球對你來說太小了’了這幾個字,張木子不覺心神一震,再也聽到顧喬娜接下去說了些什麼。
是啊,最高生物等級也只有兩星的地球,對於擁有潛力無限的‘灰色漿糊’的他來說,實在是太小、太小了。
畢竟每年一千五百萬金元的收入,在韓朝半島或者中華民國甚至整個東亞,也許都可以算是頂級富豪,但放在‘西銀河聯盟’的層面來看,不過就是個稍有身價的實業家而已,用以支撐‘灰色漿糊’的不斷進化,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也許在未來,選擇一份可以堂而皇之的在智慧文明已經探知的所有星球亂轉,去任何神秘地域都有著光明正大理由的職業,是件非常聰明、明智的事情。
年輕人的心思就是這樣容易變化,一兩分鐘前張木子還覺得讓他樹立一個剛剛聽到的,並且和自己的內向性格完全相悖的‘星際記者’職業作為理想,實在是天方夜譚,可轉眼間回過神來,便問道:“顧阿姨,那要怎麼做才能成為‘星際記者’呢?”
“木子,按照‘韓朝’的習慣,我和你媽媽像姐妹一樣的關係,你直接叫我‘姨母’就可以了。”聽張木子這樣問,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達成的顧喬娜心中一喜,更拉進了一下她和張木子之間的距離後,很技巧的說道:“想成為‘星際記者’可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第一步先要考上‘大學’傳媒相關專業才可以,你有信心嗎?”
話說到這裡張木子怎麼可能洩氣,點點頭道:“我一定會盡全力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