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2/4 頁)
和透氣效能,用之泡茶色、香、味均好。”
吳天緣仔細聽著,這是乾貨,也是下一步他要去宜興尋寶的目標,極品紫砂泥!
“過去有一種鑑別紫砂方法,說“拿一根火柴在壺身上劃,只要能打出火來的就是真的,不然就是假的。”其實這不是一種鑑別紫砂的可靠方法,因為過去的火柴是用紅磷為原料,紅磷的燃點低,只需輕輕摩擦便會燃燒,在衣服上摩擦也會燃燒,現在出的安全火柴基本上都劃不著火。”
“純正紫砂的顏色,應具有玉石般的韻味,不論其自身是紫色、黃色、還是紅色,其光質像上了油一樣,越擦越潤;二聽聲音,在紫砂壺內放入茶葉,然後注入開水,紫砂壺發出沙、啞、沉的聲音,聲音沙啞說明材質透氣性好,內部不結晶,能保持茶的香味,不易變味。如果注水後,發出金屬聲或者瓷器般的脆聲,就可斷定非紫砂或者紫砂不純。”
“聞其味,摻了化工原料的茶壺有異味,或是用鐵觀音入壺,泡一小時後,茶水變色或有異味,屬假紫砂壺;四是憑手感,純紫砂壺的手感應是光滑圓潤、舒坦自然的,雖有顆粒但仍很圓潤,透過傳統手工加工碾磨的砂粉其手感和機器加工出來砂粉的手感是不同的。”
“我們玩壺的行話叫養壺,一把老壺只能泡一種茶葉,幾年下來有了包漿,就算白水不加茶葉,也有茶香,這就是樂趣所在。而且好的紫砂能顯現出深沉、古樸、油亮的氣質,而非紫砂或者紫砂不純的壺基本上養不出來。”
吳天緣聽過這個理論,一壺不泡二茶!養壺的目的在於使其更能涵香納味,並使紫砂壺煥發出本身渾樸的光澤。新壺顯現的光澤往往都較為暗沉,然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壺內的茶水,時間久了,便能使壺色光澤古潤。如果養壺的方式得當,就能養出其晶瑩剔透、珠圓玉潤的效果。
“老弟,想不想聽我玩壺三十年的心得體會?”
還沒等吳天緣說話,馬騰飛興奮道:“快說!你真是看人下菜!我來了多少次問你都不說,吳老弟一看你就主動說?”
許四海哈哈大笑道:“沒辦法,誰讓吳老弟是民族英雄?你小子不能比!”
“新壺特別是一把好壺,首先要開壺!開壺的目的不是讓壺退壺火,而是要讓新壺能安心泡茶,新壺在出窯到壺商到買家手上不知多少人摸過,也不知有多少土渣油垢在裡面,甚至為了賣相上蠟在上面,所以要開壺,目的是清潔及消土味窯味,而不是退壺火。”
“當新壺買回來時先清洗一下,然後壺裝滿水放少許茶葉在裡面,蓋上壺蓋,放入鍋裡,鍋中的水要超過壺身高度5公分左右,在放入幾片茶葉於鍋中,然後開始煮至沸騰,沸騰後小火約煮半小時。”
“切記不可將鍋內水煮低於茶壺,水少加水既可,煮好後將壺撈出,將壺內水倒掉茶葉撈掉,並讓其自然冷卻,冷卻後用牙膏牙刷將壺身內外刷洗一遍,清洗乾淨後便開始泡茶,用平常自己常喝的茶來泡,連泡3泡到掉不要喝,然後換新茶葉正式泡茶,以上開壺完畢。就這麼簡單。”
“養壺分內養與外養,其實就是一個道理……泡茶。泡茶首先先熱壺,用開水將壺倒滿並蓋上壺蓋15秒後將壺水倒掉,先淋壺身一下在注入壺內,避免壺爆裂,尤其是朱泥,然後放入茶葉,開始泡茶。”
“茶葉放入後倒水,水一直倒到漫過壺口並稍微淋過壺身,蓋上壺蓋,茶葉浸泡時間長短那就視個人泡茶習慣,然後倒出茶水,用溼毛巾,一定要用棉質開始擦拭茶壺,如此泡茶反覆既可。”
“當茶泡完後,將茶葉清出在用開水沖洗壺內多衝幾遍既可,蓋上壺蓋,再用溼毛巾擦拭茶壺,擦拭完畢後在用手撫模把玩。把玩完畢將壺蓋開啟放置於通風處晾乾既可。泡養完畢。”
許四海美美的喝了口茶,繼續道:“關鍵是內養,這裡所說的就是壺內的茶山,在臺灣玩壺圈子裡,茶山是不刷洗的,也就是泡完茶後開水衝一下清乾淨既可,壺內茶山積越多越好,泡出的茶味越棒,這個我也同意,也是個快速出包漿的秘方。”
“我的習慣是不定期的把壺身用牙膏牙刷刷洗清潔,讓壺自然的韻味和老味顯現出來,很多人壺養的很潤亮,但一看就是新壺,沒老味,只要每刷一遍重新養,那壺的老味就自然而出,他拿起一把壺在光下盤玩道:“潤亮不是賊光,賊光是指以前用茶水養壺身,讓茶垢幹後堆積養出產生如鏡面般的光亮,不是真正的油潤光。”
吳天緣看著馬騰飛一臉認真的紀錄著,感嘆隔行如隔山,每一個圈子都有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