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任何人不得出城。哈先派出的細作雖然混進了城內,但卻無法出城,所以也無法將訊息傳出——
三人想破頭也想不出城內敢於一戰的部隊來自何方,格亞沉思了好一陣,提出自己的疑問:“唐河人的西征部隊已經被我們徹底打垮,根本不可能再組織起來,而根據我們的情報在我們這次戰爭之前慶陽城根本就沒有城防部隊,那麼這支部隊從何而來呢?兵力有多少呢?”一直冥思苦想的庫爾多終於開了腔:“格亞說的話與我想的一樣,這麼說敵人很有可能是後來的增援,沒有趕上前面的戰鬥,數量不會有很多,但這個主將不是個易與之輩,一進城就知道採取措施防範我們的探子,而且還能發動起當地的老百姓來抵抗我們,不簡單啊。不過,他也把自己的力量看得太高了,就憑一些殘兵敗將,再加上一些老百姓,就想與我們的大軍抗衡,未免也太把我們小瞧了。現在不要去考慮那麼多,抓緊時間休息,多派一些偵察兵出去刺探情況,等明天步兵主力到了,就是他們的末日。”格亞和哈先也都贊同庫爾多的意見,他們都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是沒有哪個能阻擋自己征服的步伐的——
就在城外羅卑人摩拳擦掌準備發起進攻的時候,無鋒也在抓緊時間作最後的準備。木力格已將那些被打散編制的部隊整編完畢,除開近4000的傷病員,木力格將剩下的14000人整編成四個聯隊,輪番帶上西城熟悉地形,崔文秀也率領第二大隊和8000多新兵將各種戰鬥用的滾木、擂石、箭矢、滾油等物資送上城頭,無鋒還命令將押運來的一千具匣弩也擺上西城牆,這也是一種威力強大的武器,但由於這種武器每發射一次需要一定的時間重新安放弩箭,所以限制了威力的發揮。同時,無鋒也命令部隊將沿城牆四周的居民房屋拆除,並承諾戰後予以賠償,以防戰爭中被敵人火箭射中,引發火災,引起混亂——
城裡的老百姓也知道關鍵的時候即將到來,自覺的組織起來,加班加點趕做乾糧、擔架等必須物資,同時還有許多人主動報名擔任擔架員。整個城市就像一個上滿了發條的機器,一切都圍繞著即將到來的戰爭而旋轉——
入夜,無鋒與蕭唐在城守府書房裡談起明天的戰爭,當蕭唐問及梁崇信的行蹤時,無鋒只是笑而不答。自從梁崇信在10月8日晚回到慶陽府城後,就再也沒有人見過他,誰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去了哪兒,隨他一起消失的還有無鋒的三個直屬騎兵中隊。
第四節 矛與盾
第二天一大早,無鋒命令蕭唐在後方搞好後勤安排工作,自己與崔文秀率領第第二、第三、第四大隊以及整編後的兩個聯隊士兵上了西城牆。木力格則率領第一大隊、第五大隊和另外兩個整編後的聯隊留在城內待命。一直等到中午,敵人都並無多大動靜,無鋒也覺得有些奇怪,其實這時羅卑人的步兵因為速度原因還未趕到,庫爾多等也並未打算這天就進行攻城戰,他們也準備休整一天後再發起攻擊——
10月12日這一天就這樣平靜的過去了,雙方都顯得很鎮定。但無鋒知道,這只是暴風雨來之前的寧靜,他相信敵人也不會在這樣拖下去,那樣對他們並不利——
10月13日的太陽終於升了起來,城外的敵軍終於有了動靜,無鋒站在城樓上注視著遠方的敵營,該來的終於要來了。隨著一陣陣低沉的牛角號響,敵營中計程車兵不斷地出現在地平線上,而且越來越多,步兵們排列成整齊的方陣,邁著堅實的步伐,黑壓壓的一片接一片的向慶陽府城撲了過來,步兵的兩旁是騎兵方陣,高大魁梧計程車兵被裹在鐵甲之中,膘肥體壯的戰馬呼嘯奔騰,千萬匹戰馬的馬蹄聲是如此整齊有序,如同一個巨人踩在大地上發出的聲音,大地也為之顫抖——
羅卑人的騎術的確名不虛傳,單從那熟練的控馬術就可以看出,不愧為遊牧民族中的佼佼者,無鋒不由得暗自讚歎。庫爾多也有意擺出強大的陣勢,想從氣勢上摧垮敵手。城牆上計程車兵都有些震撼,無鋒和崔文秀也察覺到敵人的意圖,他們倆不動聲色的沿著城牆巡視,並不時與熟悉計程車兵開著玩笑,士兵們看見自己的主帥那鎮定自若的神態,心情都迅速平定下來,紛紛集中精力作好戰鬥準備——
隨著淒厲的號聲響起,羅卑步兵高舉著皮盾,揹負著沙袋發起了第一波攻擊,騎兵也都伏在馬上,分成幾組輪番揹負沙袋衝向護城河,向河中投擲沙袋。另外一些士兵也紛紛舉盾引弓,作掩護性攻擊。要想對城牆發起攻擊,首先就得解決護城河。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問題,問題是要花多大的代價才能填平這條護城河,就不是一般人所能預料的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