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頁)
如千徑萬流,繽紛多姿,但主流卻仍是元、龍、妖、魔、巫、玄、道、佛、儒九家,世稱“四宗五道”。
雖然這本雜文在別人看來,恐怕只是鬼谷中的基礎課業,可讀不要讀,但對於“修行盲者”肖童來說,卻無異如同一條鮮明的線索,將他腦海中對修行的理解,終於竄了起來。
這種認知的深度與廣度的拓展,讓肖童的神魂海中,突然如同注入了一道“綱目”之神一般,就連神域之靈的雙眼之中,都彷彿變的更深邃了一般。
這些變化都屬無形之間,但讓此刻肖童受惠最深的,卻是此書中對修士修行課業的安排,堪稱絕佳搭佩,堪稱神奇。
以前肖童只知道玩命般的苦苦修行,卻並不知合理利用,巧妙搭配,如今想來,卻是頗多的粗陋,以至修行事倍功半。
如今感悟這篇見識精透的奇文,頓時讓他的思路瞬間明晰起來,對自己的修行安排,重新有了一個合理的安排。
第五十五章 得傳承修行初邁步
直至清辰寅時左右,肖童才戀戀不捨的放下了手中的古籍。
這一夜愛不釋手的翻讀,特別是《鬼谷九祖煉法》這本書,簡直讓他發同走進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甚至剩下的幾件貌似無用的“破爛”與殘箋,他都顧不上檢視。
結果一直讀到了凌晨,經過一夜神域不停的記錄與初參,連神域之靈都已經開始有了一絲“腦漲”時,肖童這才停止了廢寢忘食的閱覽。
這一夜對修行知識的攝入量,遠遠超過了他二世對修行認知的總和,驀然之間使他醒悟到,訖今為止,他竟然是一個修行上的白痴。
雖然這個結論多少讓肖童有些沮喪,但更多的卻是興奮。
這個道理實際上再淺顯不過,作為從地球上穿越過來的大學生,肖童本該項早想到這些才是,但當局者迷,一路打打殺殺的生活,使他竟然疏忽了二世的共通之處。
這處共通之處就是“學習”,想前世,為了學習一門“物理”“化學”這等粗淺的東西,都要經十年寒窗苦讀,並且還要搭上一路老師的點撥,況且修行。
但這也並不是說肖童前世十幾年學校生涯學到的東西無用,相反來說,根據他一夜的領悟,他發現自己前世所學的很多東西,就算在修行世界中也必不可少。
例如自己專修的“人體醫學”,那簡直就是相對這個世界中的同齡修士來說,屬於得天獨厚的便利了,有了對人體的深入瞭解,這對他的煉體來說,簡直就是事半功倍。
再例如“化學”以及“物理”“數學”等等這些學科的掌握,無疑對於這一世的煉丹、玄械、玄門推演以及陣法的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猶如一脈相傳,順理成章。
特別是前世最不看好的“哲學”,好簡直就是悟道的基礎,雖然顯的粗淺了一些,但無疑前世的哲學體系,已經形成了“道”之雛形。
雖然這些東西放在現世修行之中,還猶如這一世的“學前班”一樣,但無疑有了這個基礎,這對於肖童以後的修煉卻助益不小。
肖童沮喪的當然不是自己的無知,而是沮喪他竟然沒有早一點發現這個問題,若不是巧遇徐志老國公,巧得這鬼谷傳承的話,不知道他還要走多少冤枉路。
但細想了一下,卻又覺得釋然了起來,如果沒有這種強烈的對比,說不定他還如同前世一般,對這些書本上的東西不以為然。
如今雖然得到的稍顯遲了一點,但肖童卻深深的體會到了這些東西的珍貴,也許這便是天意,正如師尊所說“他該好好學一些東西了!”
輕輕的收起了古籍,將綠玉令符納入了跨袋,肖童只是下了寒石,去院中散步了半天,便又轉回了大殿。
若按往日習慣的話,這個時候,肖童應該早煉武課了,平日間就算再苦再累,他也沒有關斷過這種習慣。
所謂“拳不離手,經不離口”,以前肖童一直堅信只要勤煉,便會功行精進,所以他一直在壓迫著自己修煉,而且自己也自感功行進步極速。
但經過參悟《鬼谷九祖煉法》這個鬼谷門中基礎課業,肖童卻恍然大悟,不禁暗罵自己糊塗,竟然連前世“一張一馳,文武之道”的道理都忘記了。
在他此時回想起來,無疑自己身體極致疲憊之下的每一次強行修煉,這種進步無疑與對身體的傷害成正比,兩相互抵,實際上他在浪費大量的時間,而且還給煉體積澱下了隱患。
所以肖童及時的改變了方式,在外面稍示放鬆後,回到大殿他便開始安心的開始療起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