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4 頁)
型別是蕩婦型,不管她們樣子生得騷媚入骨還是純潔若仙(不過一定很美豔),總之“嚶嚀”一聲就投懷送抱,動不動就“粉滴酥搓、春情盪漾”極盡挑逗之能事。第三種是聖潔高傲的女子,神聖不可侵犯,武功飄逸出塵,兼手辣心狠,卻最終仍成為男主角愛情俘虜。這三種型別,大多數都有一身武功,但全都美得出神入化,幾乎不吃人間煙火(雖然在嚴格的武術訓練之下,一身頂尖兒的高手居然是俊男或美女都不大可能),這已成為武俠小說的“公式”。
從“水滸傳”以降的武俠小說大多數把殺不貞女子誅淫婦當作豪舉,行軍行俠中無婦女的存在(縱然有,也是一種女子達到男子要求的“巾幗不讓鬚眉”、“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情形下方才許可)。武俠小說本來是一種同情弱小的特殊文類,從乞丐、殘廢、老弱、貧寒、孤寡到幼兒、弱女、儒僧道民、漁樵耕讀,都可以成為武林裡一流高手之列。武俠小說的女子的武功出奇的高、容貌出奇的美、態度出奇的溫柔、出手出奇的毒辣,但卻鮮見出奇令人突出深刻的個性與形象出現。這些俠女美女,柔不如虞姬為項羽刎頸的手勢,烈不如白娘娘為許仙水淹金山的嗔怒。也許,武俠小說作者們絕大多數都是男士,應該有個女作家來寫寫她們的故事。
小霍(銀仙)可能是一個較特別的嘗試。她也是在男人爭權奪利的罅縫間獻出真情與生命的女子,但很少有人像她敢愛、敢恨、敢做、敢當,也敢死。當然這種女子也許很多人覺得既不守婦道又離經叛道,但這種女子的性格也許比較真實一些。雖然我也不同意她和周白宇最後選擇“殉情”之道,但在當時社會環境下似乎也不允許她不死。“談亭會”原名“掃興人”,又名“花沾唇”,它所揭露貧者或一種中層階級的人對窮侈極奢的富貴人家有一股潛在的羨妒與仇視,以致種下惡果,一旦發作其手段幾近可怕亦可恥。我個人不喜歡有這些事情的發生。當然,這樣的事情,在世界上是天天發生著的。
稿於一九八二年八月三日:與香港博益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簽定“布衣神相”之“殺人的心跳”與“葉夢色”出版契約。
校於一九九七年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