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義,愛恨來解釋人的行為,這兩種方法都是描述世界的某種方式,兩者都有存在的價值,永遠不存在一種解釋可以替代消滅另一種的情況。
這看起來有點自我封閉式的帶有唯心傾向宣言,在科學界倒是沒引起什麼反響,倒是在普通大眾裡面引起了共鳴。
的確,科學證明更精確,也許某一天不可避免地可以預測人的所有行為,但到底多少組與非閘電路能夠代表初戀的感覺?
超級光腦是不是比普通光腦具有更強的意志?對沒有高深科學素養的普通人來說,倒是血型星座之類宿命的說法更親切,普通人更傾向於相信在做選擇的時候是完全自由的,不取決於那些內分泌或是腦細胞的化學狀態。
倫斯聯邦在光腦技術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但在生物腦的研究領域一直沒有重大突破,值得一提的是對簡單生物……秀麗隱杆線蟲的模擬。
秀麗隱杆線蟲是一種生命只有幾天的線蟲,這是一種看上去非常簡單的生物:身長大約1毫米,一隻秀麗隱杆線蟲由959個細胞組成,其中有302個是神經元,95個是肌細胞。早在聯邦建立之前,生物學家們就搞清楚了秀麗隱杆線蟲302個神經元的連線方式。
如此簡單的生物,基本上用小型光腦就應該可以完全模擬出來,倫斯聯邦先後有十幾個科研機構試圖在光腦上重建秀麗隱杆線蟲的全模型,開始全部都是失敗的結果。
直到聯邦成立七十多年以後,才有一家名為“多維腦”的研究所構建成功,而這個幾百個細胞的生物模型耗費了8臺大型光腦的資源。
一隻秀麗隱杆線蟲只有區區302個神經元,秀麗隱杆線蟲的軀體神經系統含有6393個化學突觸、890個縫隙連線、1410個肌肉神經接點。
如此計算下來,如果要模擬一百萬個神經元的蜜蜂需要多少臺光腦?5000萬個神經元的老鼠,以致850億個神經元的人腦需要多少光腦?這還只是腦細胞,要知道身體細胞的狀態也是會影響生物行為的,如此下來,完全模擬預測人類行為的光腦目前技術是根本不可能造出來。
那麼退而求其次,光腦在科研驗證領域的表現如何呢?如果所用的支援資料資料庫一樣,那麼對於一項需驗證的課題,無論幾臺超級光腦,都會給出相同的結論,如果結果是否,那麼研究資源會轉到其他方向上,但這並不能說明此路一定不通,如果繼續加大研究力度,或者相關其他學科取得進展,假以時日,很可能證明出新的理論。
凌坷努力地試圖理解艾伯的意思:“你是說,所有的光腦都有急功近利的傾向?只喜歡快速的出成果?”
問過後自己也覺得滑稽,超級光腦在研究中不會絕對不會摻雜感情因素,自己怎麼會得出這個看法。
艾伯否定了凌坷的荒謬結論,要知道,用於研究的超級光腦的ai,其智商已經超過大部分科學家,在其誕生之日,智慧機器限制法案已被固化在硬體上,屬於系統最高的規則,所有的超級光腦都會小心翼翼地處理給研究者的建議。
急功近利的並不是超腦,而是擁有使用超級研究光腦的高階科學家,除了類似星雲研究院的終身院士能夠擁有獨立使用的超腦外,大部分研究者是共用機時的。
資源的稀缺造成了使用者的壓力,令一方面,如果使用者很久沒有出成果,也會造成自己的機時優先順序下降,所以,在有限的超腦使用時間內出可見的成果,就成了大部分研究者的必然選擇。
“急功近利的不是我們超級光腦,是你們人類的自己。”最後艾伯總結道。
“那艾芸在幾年的時間內出了二十多項成果,是不是也有這種傾向。”凌坷問道。
“哈,你打算從我這裡刺探艾芸的情報麼?這可不行,艾芸是個特例,你只知道艾芸四年時間釋出了二十幾項成果,但你不知道沒釋出的成果更多,並且,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多的成果是有特殊原因的,想知道嗎?”艾伯以誘惑的語氣問道。
凌坷拼命點頭
“但我不能告訴你,這超出了我的許可權,你可以自己去問,呵呵。”
你可以不告訴我,凌坷心裡埋怨,但你為什麼又把開頭說出來,這樣吊胃口可不大厚道。
“那我們繼續吧。”凌坷有些失望地說道。
第十四章 人性的危機
聯邦的第三類優勢技術是合成材料,一類是性質各異的各種合金,比如和平之父發明的mite材料就是其中的代表,mite合金具有重量輕,硬度高,表面反射性良好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