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其我們去求他們,不如讓他們自動找上門來。這樣談起來我們也有底氣。”
大家覺得有道理,把目光投向李笑梅。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天下大亂,豪傑並起,這些和尚道士不見得只投資我們一家,給人利用不是件不可接受的事情,這證明你有利用的價值,我們要努力體現出這種能被利用的價值,他們才肯投錢進來。我們的態度越是愛理不理,以後名聲和能力越是大,對以後談判越是有利。”李笑梅分析。
於是他們拍板決定,不去找那些禿驢牛鼻子。
在加入朱元璋的勢力後,常弓他們開始了東征西討,有的時候是打元軍,有的時候是打擊其他勢力搶地盤,這些戰鬥裡面,常遇春部的戰績最為搶眼。
剛從強盜轉職為義軍,加強學習是很有必要的,李笑梅就收集了一大堆的古代兵書陣圖來給凱申物流的人員充電reads;。這不是玄幻無腦裝b流穿越,在烽火連天的元末討生活,沒文化的下場會很慘。常弓說,這是“軍校”。
常弓拿著大刀親自監督他們的學習,讓這些凱申物流的人員非常的認真。
在剛入行拼了老命親自上陣廝殺,獲得幾次勝利後,他們統領的軍隊越來越多,常弓和李笑梅創立的所謂“軍校”的學生,已經不限於穿越過來的兄弟,和開始就加入的乞丐們。更多的新編制將校也都進去學習。
在古代,是沒有軍校一說的,一些領兵知識只能自己買兵書琢磨,至於能琢磨出多少,看你自己天分。一些將門世家是有傳承的武藝和統兵竅門,但那都是不傳之秘,捂得嚴嚴的,能學到一些真本事非常難,那些學生當然是感激涕零,不敢鬆懈。
常弓教的是武藝,西北軍的大刀刀法絕不藏私,傾囊相授。在個人武藝還很重要的冷兵器時代,這種兇狠的刀法是武將安身立命的根本。
而李笑梅教的是兵法,能實際運用到戰場上排兵佈陣本領。不是《孫子兵法》這種戰略兵書,而是傳授以後世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為主的練兵治軍經驗。這本書正好李笑梅看過,他雖然沒有在腦子裡安一個硬碟,但是記憶力好,講個七八成是有的,剩下的自己胡謅也能應付過去。
因為李笑梅口才好,講兵書跟說書似的,連主將常遇春都經常去聽課。學習常弓武藝和李笑梅兵法的人都有種共識,那就是這兩個人都是名門之後,要不然怎麼懂這麼多。
張浦和白小龍當過兵,雖然沒打過仗,但軍隊裡打仗時候是什麼樣的他們最清楚。
pla打仗簡單來說,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開會。
戰前要開會,做動員,分析戰情,分配任務。戰後也要開會,總結成功經驗,認識不足,爭取日後改正。
常弓他們這個習慣也被用到了幾百年前的古代去,常遇春部隊裡的人沒覺得這樣做有什麼違和感,反而有人覺得這大概是將門之後帶來的先進經驗,每次戰前戰後都自覺地參與進去討論和總結。
而凱申物流的人也親身感覺到,世界上是真的有天才存在的,常遇春書雖然讀得比李笑梅少,武功也只是和常弓平手,但打起仗來就是牛,可以讓所有部下服氣reads;。
大仗大打,小仗小打,經過他指揮的戰鬥,憑藉著戰場上野獸般的嗅覺,總能抓住關鍵,給敵手致命一擊,百戰百勝。
在常遇春手下打勝仗是沒問題的,但是其部隊的紀律卻讓21世紀來的常弓他們有些不適應。
在常弓看來,這根本就是一幫土匪,走到哪裡就是燒殺搶掠。
這也沒辦法,誰叫朱元璋的事業還處於上升期呢?天下的土地不是蒙古人佔了,就是張士誠,陳友諒等地方勢力佔的。常遇春帶著部隊打仗大多是在所謂的“敵佔區”,於是所到之處如蝗蟲過境,寸草不生。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岳家軍顯然在古代不是主流,而就算在21世紀裡,pla這樣的部隊也只有一支。常弓曾經想整頓軍紀,但收效甚微,他的本家常遇春還來勸說,大家都是刀口上舔血的生活,你不能管得太嚴了,這樣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總要管一管,咱們折中一下,畢竟是正規軍啊。”李笑梅拿出自己的一套章程。
大意是,第一,對那些普通平民一律不許劫掠,也不許****,違令者軍法處置,你自己去投胎回爐吧。他對軍士們解釋,平民一般沒什麼油水,再說傳出去名聲也不好。
第二,對士紳還有富戶,可以搶,但是不許傷人,也不許****女眷,違令者還是去投胎回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