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4 頁)
一個建築群,有很多塔型建築物組成。曾作為城堡、王宮、監獄、博物館、軍械庫的倫敦塔,每個塔有不同藏物、典故,以及精彩懸疑的歷史故事,其中最出名的當然就是歷史最悠久的白塔,和展示英國皇家珍奇珠寶的珠寶屋。
白塔完工於11世紀末,珍藏了許多英國皇室從古至今的兵器,是英國國家兵器和倫敦塔博物館。我們要找的石中劍,便隱藏在白塔的地下密室內。
不過,當我們到達白塔附近時,就立即明白我們來晚了一步。白塔附近的道路已經被封禁,許多遊客都被擋住,禁止靠近白塔。除了英國政府的那些安全人員外,我們還看到有許多的羅馬教廷人士在白塔外面。顯而易見,教皇肯定是與英國皇室商談完畢,帶著他的隨員剛剛來到白塔,正在白塔地下密室內取石中劍呢!
果然,我們在遊客人群裡悄悄注視了十幾分鍾,就見到由教皇和十三聖騎士開頭,陸續從白塔大門走出一票的羅馬教廷人員來。而他們身後,由四個聖堂執事肩抗著一個很大的鐵箱子,裡面肯定就是石中劍了。雖然看到了石中劍,我們也只能嘆息自己來遲了一步,不敢上去搶奪。開玩笑!就我們三個,上去搶劫教皇、十三聖騎士,以及一大票紅衣大主教、裁判長,不是找死麼?
不過,我們倒是第一次親眼見到了羅馬教廷現任的教皇,和現任的十三聖騎士。現任的教皇是一個老頭子,從表面上看除了臉很紅潤,好像保養的不錯外,根本就看不出有什麼力量,這樣的人才是厲害的人物。而現任的十三聖騎士則是一群中年人,各個穿著全套的黃金聖騎士鎧甲,腰上也都配著同樣有黃金劍鞘的聖劍,顯得他們充滿著爆炸性的力量,以及彷彿歐洲皇室貴族特有的氣質。
現任的教皇,名叫拉青格,出生於德國。在沒當選教皇前,是德國樞機主教,2005年在上任教皇去世後,透過紅衣主教團投票,當選為梵蒂岡第265位新教皇,取名為教皇本尼狄克十六世(Benedict XVI)。本尼狄克十六世也是來自德國的第8位教皇,懂10種語言,被稱為“學者型人物”。他自1981年起擔任保羅二世的助手以來,就被視為“立場堅定的保守派天主教教義衛道士”,當上教皇幾年之後,更是成為羅馬教廷口中的“光明之主”,黑暗世界的“狡猾而卑鄙的老傢伙”。
而這次由我們的那次偶然事件為導火索,以教皇為首的羅馬教廷準備與黑暗協會發動全面的“戰爭”,也說明了這個教皇,擁有著無比巨大的野心,想開拓羅馬教廷幾百年來所未有的壯舉。可惜,他所不知道事情有很多,誰料想會有我們五個“小朋友”將要加入黑暗協會一方,而黑暗協會會長竟然是比他實力更強大的中國修真界的修真呢?
就在我意想的時候,教皇帶著他的隨員,各自坐上了豪華防彈車。在英國政府派出的實際上很多餘的安全人員護送下,在警車開道下,一條二十多輛車的車隊呼嘯而去。
鬱悶啊~!教皇成功的得到了石中劍,加上昨天得到的基督聖盃,他要的兩樣東西已經都拿到了手。我們這次來英國,算是白跑了一趟,以僅僅差一點點的時間,錯過了機會。我有點不甘心,不甘心大老遠的白跑一趟。不行,我一定要賺一點東西回來,要不然這樣多鬱悶的啊?
就在我不甘心的鬱悶,並且隨意的東張西望的時候,我忽然想到了一個好去處,那就是離白塔不遠的珠寶屋。對於普通人來說,倫敦塔建築群中,最讓人興奮的還是珠寶屋。因為那裡收藏著著名的英國王室的珍貴王冠,包括英國女王在上議會開會時所佩戴的嵌有317克拉鑽石“非洲之星2號”的皇冠,還有鑲有世界最大的530克拉鑽石“非洲之星1號”的十字權杖,以及歷代王室珍藏的王冠、珠寶、寶劍等。
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鑽石是3106克拉的“卡利南”鑽石。這顆鑽石於1905年在南非卡利南礦被發現,後被當時英國殖民者帶回英國獻給英國女王。這顆鑽石被切割成530克拉的“非洲之星1號”和317克拉的“非洲之星2號”鑽石,並作為禮物送給了當時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後來“非洲之星1號”和“非洲之星2號”鑽石,被分別鑲嵌到了英國女王的十字權杖和皇冠上,成為了英國皇室的高貴象徵。
在倫敦塔建築群中,對於異界人士或生物來說,白塔的防護是最嚴密的,因為其中有石中劍等寶物;但對於普通人類來說,珠寶屋的防護則是最嚴密的。珠寶屋內,裝有最先進的高科技裝置,還有大量的英國政府專派的保安人員警衛,以防止盜竊。但珠寶屋內的異界防護卻沒有白塔那麼嚴實,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