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儘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說了很多,也聽了很多,然而我們在本質上仍然是視覺動物,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與我們的近親——猿類和猴子們——並沒有太大的分別。所有靈長類動物都是以視覺為主的動物,它們的兩隻眼睛都安家在了頭部的正前方,以便更好地透過視覺感知外部世界。
人類眼睛的直徑大約僅為厘米,但與之相比,世界上最為先進的電視攝像機簡直就是來自石器時代的破爛玩意兒。位於眼睛後方的感光視網膜包含著一億三千七百萬個細胞,這些感光單元把外界的資訊傳遞給大腦,告訴後者在我們的眼前究竟有些什麼。所有這些感光細胞當中,有一億三千萬個細胞是桿狀的,用於描述黑白影像,剩餘的七百萬個則是錐型的,能夠辨別彩色影像。在任何時刻,這些感光細胞都能夠應付一百五十萬條同時存在的資訊。由於眼睛太複雜了,以致於它們在人類的生存期內是生長變化最小的身體器官,在初生嬰兒與成年人之間的對比上,連腦組織的生長程度都要比眼睛的生長來得大。
在眼睛的中央是黑色的瞳孔,它起到的是光圈的作用,讓外部的光線能夠經由它,投射到視網膜上。當光線微弱時,瞳孔會適當放大,而在遭遇強光時,它會相應縮小,以控制投射到視網膜上的光線的總量。從這個角度上看,眼睛的工作原理就像照相機一樣,用一個控制裝置來適配不同的環境,但它同時還擁有一個不可控機制:當人類看到非常喜歡的東西時,瞳孔的放大程度會高於正常情況,而當呈現在眼前的東西令人厭惡時,瞳孔很可能會縮得很小。就這兩種變化情況,後一種相對容易理解,因為瞳孔過度收縮之後,就能減少投射在視網膜上的光線的總量,從而讓眼前令人生厭的東西變得影像模糊。然而當我們看到某些喜歡的東西時,瞳孔異常放大的情形就不那麼容易解釋了,因為隨著瞳孔的過度放大,會有太多的光線投射到視網膜上,從而影像到視覺的精確性,其結果必然是造成影像含混,無法提供清晰的視覺效果。對於戀愛中的青年男女,這倒不失為一件好事情,當他們用放大的瞳孔深情地凝望對方時,看到的不再是清晰的影像,而是自己心儀的物件籠罩在一層模糊而又美麗的光暈裡。
中世紀的義大利妓女曾經巧妙地利用過瞳孔的特性,在接待到訪的客人之前,她們會向自己的眼睛裡滴幾滴顛茄汁,這種液體能夠讓她們的瞳孔明顯放大,從而不僅讓她們(即便已經是飽經蹂躪、年老色衰)看起來更加動人,還創造出了她們喜歡看到這位客人的假象。
在瞳孔的周圍是強健的、有顏色的虹膜,這個縮小的圓盤狀結構負責調節瞳孔的大小。這項工作是由不隨意肌肉控制的,因此我們不能夠蓄意、或者說是有意控制瞳孔的尺寸。虹膜能夠根據我們看到視覺影像時的情緒,準確地對瞳孔做出放大或者縮小的動作,它是最可信賴的,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瞳孔不會說謊。
人們之間虹膜顏色的差異非常之大,但這並不是說色素會有很多種變化。藍眼睛的人們其實並不具備藍色的眼睛色素,他們只是擁有的色素別其他人少一些,結果就留下了顏色偏藍的外在印象。如果你的瞳孔周圍是一圈深褐色的虹膜,那就意味著在你的虹膜的最外面一層,擁有大量的黑色素;如果這一層的黑色素較少,色素更多地分佈在虹膜的深層,那麼你的眼睛可能是灰色的,也可能隨著色素數量的減少,依次向淺褐色、綠色、灰白色、藍色轉變。紫色的眼睛則是因為虹膜中黑色素的量很少,以致於無法掩蓋血液的顏色。
所以說,人類眼睛的各種明亮的顏色從本質上看都是某種光學假象,它們所反映的正是黑色素在某種程度上的缺失。從陽光強烈的赤道,到日光照射較少的極地,隨著緯度的提升,散佈在各地的人類其體內的黑色素也在由多變少,越是接近極地,人類的身體就會變得越“蒼白”,虹膜裡的黑色素也是依照同樣的規律在發生變化。如果我們把白種人的嬰兒與深色人種的嬰兒做比較,就會深切地認識到這種變化:剛出生的白種人的嬰兒幾乎全都是藍色眼睛的,而深色面板人種的嬰兒,他們的眼睛都是黑色的;但此後,隨著年齡慢慢變大,在大多數白人子女的虹膜當中,黑色素明顯增加,使得他們的眼睛顏色越來越深,只有相當少的一部分人沒能體現這一規律,繼續保留著“嬰兒般”的藍色眼睛。
第五章 眼睛(2)
覆蓋著瞳孔和虹膜的,是一層通明的“窗戶”——角膜,在角膜的周圍,是我們習慣於稱做“白眼球”的區域,它的專有名稱叫做鞏膜。鞏膜是人類的眼睛當中沒有光學作用的部分,同時也是人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