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4/4 頁)
我們應該學習的優良品質啊。”
話是這樣說,於任中的心裡也是暗暗吃驚,楊學斌的身世一向神秘,做為他兒子于波最好的朋友,於任中當然也得了解一番。
可是他以前也透過不同的渠道打聽過,卻一直沒有確切的訊息,今天才算是知道一個端倪。
姓楊,和黃老是世交,並且聽陳鴻飛的意思黃老還很尊敬楊家的那位老爺子,如此一分析京城的楊姓世家,答案自然就出來了,楊學斌居然是如此的出身,於任中當然會很驚訝。
“於叔,不是我不說,只是因為家裡長輩吩咐過,我不能不照做。”楊學斌也是十分歉意地對於任中說道。
其實就算是他的兒子于波,也不清楚楊學斌的具體家世,最多能夠知道楊學斌出身京城一個楊姓的世家,應該也很有勢力,卻沒向楊老爺子的方向去考慮。
畢竟楊家老爺子的層次太高,子孫卻是如此的低調,就象楊學斌,居然只是一個鄉書記,這種基層的起步也太低了一些,真是不可想象。
“沒事兒,你不用向我解釋,我都瞭解。我只知道你是于波最好的朋友就行了。”於任中笑呵呵的說道。
於任中的確是老狐狸,只是強調兒子和楊學斌之間的關係,反正只要楊學斌一直和于波保持這種朋友關係,就算是替于波的將來打下一個最堅實的基礎。
經過這番關係的梳理,現在大家互相之間的氣氛越發顯得融洽,而楊學斌的身世放在這裡,面對著那怕是身為省長的陳鴻飛也不會落於下風,這對於他待會兒就要說的,也增添了不少的信心。
“陳叔叔,這次我請求於叔帶我和你見面,主要就是為了幾件事情……”楊學斌也不再廢話,直接開口就說了起來。
先是由中南省的經濟發展格局開始,楊學斌仔細闡述了一番對省裡經濟發展一些觀點。
經過最近這段時間在黨校的學習,楊學斌無論是理論還是眼界,全都得到開拓和增強,如此說服力自然大增。
“咱們省身處內陸,外向型經濟一向薄弱,可也不能說沒有發展的餘地,只是最大的制約相信陳叔也知道,那就是交通……”
楊學斌的話題開始由宏觀轉向具體事項,最重要的當然就是目前領東高速的事情,而且很明顯陳鴻飛知道的也不少,當時眼神都開始出現了變化。
“要想富先修路,這雖然是一句套話,可不得不說也是大實話,就咱們省來說,制約經濟發展最嚴重的就是交通情況,好的產品出不去,和外界的交流也會受到影響,這樣一來,根本就不用提什麼發展經濟了。”
“可是修建的這條領東高速,給咱們省帶來了什麼?我想絕對不會是下面的。老百姓都不傻,他們看在眼裡也會記在心裡,更會清楚的知道這其中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