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真是太過份了(第1/2 頁)
“宋哥,我這次找你,是要向你反映一件事。” 宋華倫來到王聰聰的私人會館,王聰聰先是恭維了幾句,然後進入正題。 “以咱們之間的關係,幹嘛弄得這麼客氣,有話說就是了。” 宋華倫放著手中的紅酒,說的非常隨意。 “有幾個朋友找到我,說是在咱們下面的烏山區扶貧投資,區委書記霍青良提出的條件極為苛刻。 霍青良要求他們把獲得的利潤,全都反饋給烏山區,一分一毫都不能帶走。 他們要是違反這個規定,就沒收他們全部的產業,還要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 王聰聰說了一大堆的要求,全都是無理至極,簡直就是明搶。 “簡直就是胡鬧,是誰給他的膽子,讓他提出這些過份的要求,真是無法無天。 你告訴我那些朋友,他們到山城來扶貧,我們非常歡迎,也充滿了感謝。 一定會保證他們的利益,絕不讓他們的利益受損,對於這種情況,我們肯定不會姑息養奸…。” 宋華倫一番冠冕堂皇的套話,說的天花亂墜,順便給出保證,讓商人沒有後顧之憂。 “我和他們也是這麼說的,別的地方不敢說,宋哥的地方,肯定不會允許這種事發生。 宋哥就是我們的保護神,跟著宋哥肯定沒錯,一定能做到真正的雙贏。” 王聰聰拍馬屁的功夫見長,宋華倫露出滿意的笑容。 宋華倫回到家,把這件事告訴徐婉晴,讓紀委查一下,看看霍青良有沒有什麼問題。 “霍青良口氣倒是不行,敢說如此大話,應該不是個一般的主。 在京圈沒聽說有姓霍的牛人,也不知道仗著是誰的勢,得心裡有個數才行。” 宋華倫說出自己的擔憂,沒有人希望自己的手下藏龍臥虎,弄不好就是個大麻煩。 徐婉晴立刻點頭答應,只要紀委想查,肯定能查出一些端倪。 宋華倫來到辦公室,李夢瑩把準備好的烏山區資料,放在他的面前。 烏山區在山城市的幾個區裡,排名不上不下,總體而言還能說得過去。 不知道為什麼,幾個扶貧專案卻落到了烏山區,後面的貧困區卻沒人管。 宋華倫讓李夢瑩把馬光宇找來,詢問是怎麼回事。 “宋書記,關於扶貧專案的安排,是市政府領導班子集體決定的,不是由一個人說了算。 超過半數的人都認為,把這幾個專案放到烏山區,能夠加快那裡的建設,增強山城的競爭力。 至於說那幾個貧困區,實在是太困難了,就是專案落實到位,也不一定能產生效果,只是浪費資源…。” 馬光宇說出這件事的隱情,這種情況在各大城市屢見不鮮,也是為什麼扶貧工作,一直見不到效果的原因。 官員的升遷需要政績,而每個人的任職年限就是有數的,在貧困區上浪費時間,大多數人都覺得得不償失。 貧困區之所以能成為貧困區,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自身的不足之處,往往是貧困的根源。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想要改變這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需要耗費漫長的時間和精力,實在是得不償失。 宋華倫當初能快速改變白塔縣,不僅僅是個人能力的體現,還是多方面相助的結果。 要是就靠宋華倫自己,現在還是個縣委書記,依然帶著所有人,為脫貧致富而努力呢。 宋華倫能夠理解這種情況,但是絕不贊同這麼做,這麼做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 “真拿你們沒辦法,總不能看著貧困區就那麼貧困下去,好歹也得有所作為呀。 另外實力相近的區有好幾個,為什麼不將專案平均分配,而是全都集中在烏山區,霍青良就那麼厲害嗎?” 宋華倫先是批評了兩句,這種批評無關痛癢,就是意思意思,重要的是最後的反問。 馬光宇腦子轉的很快,立刻明白宋華倫的關注點,知道應該怎麼回答。 “霍青良是個盡職盡責的好乾部,他的妻子鍾芳雨,是鍾浩海老教授的孫女。 鍾浩海老教授在西南政法大學教了一輩子書,可謂是桃李滿天下,很多領導幹部都是他的學生。 鍾老的兒子和兒媳,同樣也在西南政法大學教書,一家子的園丁,還受到過教育部的表彰…。” 馬光宇話裡話外的意思,大家都給鍾浩海面子,反正是舉手之勞,又有什麼大不了。 “沒想到他是鍾教授的孫女婿,看來鍾教授教別人行,對自己家人的教育,還是有所不足。 市政府把這麼重要的扶貧專案交給烏山區,霍青良卻辜負了市政府對他的信任。 霍青良在落實專案期間,表現的極為蠻橫,明明可以去搶,還要給人家一個藉口。 參與扶貧的企業家都是怨聲載道,知不知道這件事在商圈要是傳開了,對整個山城的影響有多大。 如今專案已經進入烏山區,再想改變也不容易,既然不好解決問題,就只能解決給出問題的人。 你回去做一份報告,把霍青良調到最貧困的貧困區做區委書記,讓李夢瑩去烏山區做區委書記。 至於貧困區的區委書記,調到市裡的檔案館任館長,付出了那麼多年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