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大家有意見(第1/2 頁)
宋華倫成功的拿下秦巖高的投資,為州口市突破瓶頸,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但是他們的做法,引起了周邊城市的不滿,尤其是作為省會的陽落市,更是覺得被割肉了。 按照河東省的傳統,甭管有什麼好事,都是優先考慮陽落市,他們吃剩的,才輪到別的市撿。 宋華倫打破的這個規律,令陽落市領導班子極其不爽,打算給他穿穿小鞋,讓他知道地頭蛇的厲害。 別看大家都是市,州口市和陽落市比起來,不光級別上低了半級,其他方面更是相去甚遠。 尤其是在號召力上,宋華倫這個外來者,更是沒有任何可比性。 宋華倫正在琢磨下一步的走向,電話鈴聲突然響起,是徐毅齊打來的電話。 “爸,怎麼想著給我打電話,是不是有什麼事情?” 宋華倫急忙開口。 “的確是有點事,你之前拿下秦巖高的投資,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違反規定的地方。” 徐毅齊直接撈乾貨。 “在政策上確實有些傾斜,但是問題不大,基本符合上面的要求,該不會又有人把我給告了吧。” 宋華倫給出答覆,只要用心去查,沒有查不出毛病的事,就看怎麼說了。 “告倒是說不上,就是以陽落市市委書記楊慈東為首的幾個幹部,反映你不正當競爭,說你壞了規矩。 當然這些都是私下裡說的,沒有擺到檯面上,但是你也不能不當回事,大家有意見,終究不太好。” 徐毅齊話裡的意思很明白,宋華倫要搞好和其他領導幹部的關係,免得有麻煩。 宋華倫覺得徐毅齊說的很對,都是河東省官場上的人物,彼此之間確實應該互相幫助,弄得太僵不好。 但是現在這種情況,宋華倫也是無語,誰能拿下投資時誰的本事,怎麼能說他壞了規矩,真是不講道理。 “我明白爸的意思,一定和附近的城市搞好關係,我最近也在琢磨,怎麼帶動兄弟城市的發展。 我覺得可以學習金陵那邊,按照區域對省內市進行劃分,進而形成區域經濟,實現整體繁榮…。” 宋華倫把自己的設想彙報了一下,總體來說還是很先進的,而且是利弊參半。 有利的是關於民生的部分,可以讓百姓的生活水平,實現巨大飛躍。 弊端是會在省內,出現嚴重的派系之分,影響整個省的凝聚力,成為第二個散裝省。 “你這個想法非常好,但是能不能實施,還得省委領導班子討論一下,才能作出決定。 你可以先和附近的城市,進行試點工作,看看效果如何,用實際成績說話,很多事情才好說。” 徐毅齊也不敢說這件事一定行,只能先看看效果,然後再拿出來討論。 宋華倫明白徐毅齊的意思,又詳細的說了一下計劃。 在宋華倫看來只要省委省政府,能夠保持強有力的統治力,完全可以避免出現散裝省的情況。 在結束通話電話後,宋華倫開始準備計劃的大綱,用了幾天的時間完備,然後交給趙萍妮,起草成正式檔案。 宋華倫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選擇合作的城市,只有把合作的城市選好,才能更好的實行計劃。 經過認真的篩選,宋華倫選定了駐牛店市和書陽市,三個城市正好形成一個三角。 宋華倫現在駐牛店是市委書記李德林打電話,雖然沒見過面,但是彼此耳聞。 李德林是一個很務實的幹部,只是一門心思的發展城市經濟,對其他的事情不管不問。 對於這次投資的事,李德林是少數幾個沒有發表意見的市委書記,當然裡面也包括書陽市市委書記林俊恩。 “李書記你好,我是州口市市委書記宋華倫,這是給你打電話,是想商量一下合作發展的事。” 宋華倫沒有拐彎抹角,上來就開門見山,免得大家互相猜。 “宋書記你好,沒想到你會給我打電話,你們發展的特別快,應該我向你取經才對。 不知道宋書記想要怎麼合作,為什麼會是我們,比我們強的城市比比皆是呀。” 李德林先生一愣,隨後笑著回應,順便問出心中的疑惑。 “李書記這麼說就不對了,我們不過是先走一步,沒什麼了不起的,說不上誰向誰取經。 大家是兄弟城市,理應互相幫助,大家共同發展,才是雙贏的局面。 不光是你們,我還打算帶上書陽市,我們形成一個平原三角,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宋華倫侃侃而談,給李德林畫的一張大餅,至於說李德林吃不吃,就看他自己了。 李德林心思快速轉動,不管從哪方面來看,宋華倫都沒有算計他的必要。 他對外面的事,並非一無所知,知道因為爭奪投資的原因,很多人都對宋華倫有意見。 可是宋華倫有能力有背景,就算大家有意見又能怎麼樣,還不是難以撼動他分毫。 “宋書記可能帶動我們發展,我們自然是求之不得,我和領導班子的其他成員商量一下,近期前往州口市,商量具體事宜。” 李德林覺得甭管是為了駐牛店市的發展,還是自身的官場資源,都不能放過這個機會,必須得牢牢抓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