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肯定有貓膩(第1/2 頁)
宋華倫對這次的收穫,絕對是滿意的不得了,一直頭痛的問題,完全迎刃而解。 當然這次也不是沒有隱患,常務副省長沈昊強由於應對得當,沒有受到牽連。 由於沈雨秀把一切都背下來,讓很多人都欠他們一個人情,反倒讓沈家的實力有所增強。 最關鍵是經過這次的事,沈昊強投入李家的門下,絕對是死心塌地的那種,得到李立冬的重視。 波風傑最近混的風生水起,作為他岳父的李立冬,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已經可以和宋立坤掰手腕了。 最為關鍵的是,波風傑正在運作離開東北,前往西南的山城直轄市當市委書記的事。 按照現在的情形,波風傑肯定會運作成功,那裡本來就是李家的地盤,波風傑在到達那裡,更是固若金湯。 李圭雲在西南待了這麼多年,也是市委書記了,而且是芙蓉城的市委書記,已經擁有省委常委的身份。 在這方面比起來,宋華倫差的不止一籌,不光在級別上比李圭雲低了半級,身份上更是相去甚遠。 宋華倫對此倒是不驕不躁,作為一個先知先覺的主,知道就是靠時間,也足以靠到李家完蛋。 以宋家現在的情況,想要重蹈上輩子的覆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誰讓除了老的,又來了個小的呢。 宋華倫最大的優勢在名聲,他的名聲特別好,幾乎就是好乾部的代言人。 除非犯特別重大的錯誤,否則好名聲就是他的免死金牌,沒有人願意打自己的臉。 所以宋華倫一點都不著急,一副坐看他的高樓平地起,坐看他賓客滿棚,坐看他樓倒客散的架勢。 至於說李家找宋華倫的麻煩,宋華倫更是沒有放在心上,先別說宋家不是軟柿子,別人想怎麼捏就怎麼捏。 就是在中部地區,想要對宋華倫下手,也得好好琢磨琢磨,畢竟河東河西兩省,都是庇護他的。 不要以為跨個省就不好用了,龍國區域性非常明顯,同一區域的各大領導,彼此之間的影響深遠。 有兩個省的大領導力挺宋華倫,別說其中還有一個是直屬大領導,就算都是外省的,直屬大領導也得琢磨琢磨。 沈昊強對此不是不知道,只是雙方的仇怨已深,沒有任何緩和的餘地,只能等著其中的一方被拿下。 沈昊強覺得現在自己的實力,能夠壓制宋華倫,所以要提前下手,免得以後想下手的時候,卻發現已經力有不殆。 宋華倫完全是四兩撥千斤,任由沈昊強如何發招,就是以不變應萬變,讓對方無功而返。 州口市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各方面都得到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在財政方面,不再捉襟見肘。 “宋書記,咱們州口市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急需打破瓶頸,才能更進一步。 這次的化工專案,就是最好的機會,只要能讓那個化工廠落戶,我們一定能夠有所突破。” 主管工業的副市長曹國柏,殷切的看著宋華倫,希望能得到他的批准。 “我已經看過方案了,化工廠落戶在咱們州口市,不是不可以,而是不能按照這個方案去做。 按照他們所提出的要求,化工廠所在的位置,處於咱們城市的上風口,萬一出現洩漏的情況,整個城市都會陷於危機之中。 而且他們靠城市太近了,按照我的意思,把他們安置在五川縣,和咱們市區之間,是最恰當的選擇。 那裡正好有一大片荒地,可以用來給他們建化工廠,又處於城市的下風口,真要是出現問題,我們也能夠應對。” 宋華倫指出方案的不足,說的有理有據,城市的發展固然重要,但是不能把百姓置於險地。 根據宋華倫腦中的資料,這個化工廠是出現過大問題,儘管應對得當,沒有出現巨大的人員傷亡。 但是疏散人口,造成巨大的慌亂,還差一點引起民變,整個的影響,可以說是滔天之大。 宋華倫一直都覺得奇怪,為什麼化工廠堅持要在城市的上風口,那個地方和他選的地方比起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如今見到曹副市長,說對方的態度極其堅決,要是不能設定在那個位置,就換一個城市設廠。 宋華倫更覺得其中有貓膩,晚上把這件事情告訴父親,父親的政治敏感度更高,馬上通知龍安局進行調查。 沒想到查出一個大瓜,這個化工廠的領導層,已經集體被買通了,都是醜國間諜,就是想要釀成大事件。 這裡面還涉及到龍央工業部的一個重要官員,隨著這批人被一網打盡,對於那些敵對勢力的打擊,是極其沉重的。 關鍵是龍安局順藤摸瓜,又收拾了一大批敵對分子,其中有很多已經是高層,令上面龍顏大怒。 作為最早發現問題的宋家父子,自然是得到了上面的表揚,尤其是宋華倫,更被最頂峰的大佬當眾誇獎了一句。 別看只是一句誇獎,那可是金口玉言,給宋華倫帶來的政治資本,已經不能用潑天富貴來形容,簡直是猶如滔天洪水一般。 就連大太子都破例給宋華倫打了半分鐘的電話,在電話裡對他極為讚揚,讓他以後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