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區域合作計劃(第1/2 頁)
“歡迎李書記和林書記來我們州口市,趕快裡面請。” 宋華倫在市委大院門口,迎接到訪的兩位書記,滿面笑容的伸出手。 “宋書記實在是太客氣了,能夠到州口市參觀學習,是我的榮幸。” 李德林搶在林俊恩前面,和宋華倫親切的握手。 “李書記說的沒錯,咱們是兄弟城市,看到你們發展的這麼好,真是從心裡面替你們高興。” 林俊恩握手沒搶過李德林,嘴上一點不慢。 “兩位書記太客氣了,咱們到裡面喝杯茶,好好的聊一聊。” 宋華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三人說說笑笑的來到裡面。 直接去宋華倫的辦公室,表明他們的親密關係。 趙萍妮殷切的端上茶水,儘管已經是市委常委,依然搶著幹這些活,算是不忘本的表現。 “這次邀請兩位書記過來,就是希望大家共同發展,全都上一個新臺階。 我之前已經研究過,我們要想取得更大的成績,最好的辦法就是相互合作,形成區域經濟體。 我弄了一份區域合作計劃,請兩位書記過目,看看有什麼需要補充,將這份計劃完善。” 宋華倫話音剛落,趙萍妮就把兩份計劃,交到兩位書記的手裡。 兩人認真的看著手裡的計劃,越看心中越驚,沒想到計劃如此宏大。 “按照宋書記的計劃,我們是各自發展一樣,彼此之間互相補充,就好像一個大城市一樣。 這個計劃確實非常好,但是我們每個人的任期是有限的,一旦我們任期結束,又應當如何?” 李德林問出心中的疑問,說明他是一個務實的人。 “我覺得李書記多慮了,這個計劃明顯是長遠計劃,就算我們不在其位,繼任者也可以繼續進行。 我們作為這個計劃的發起者,和先期實施者,必然會留下極為濃厚的一筆,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林俊恩首先考慮到的是名聲,說明他是一個極度愛惜羽毛的人。 “林書記說的在理,我們就算是不在其位,同樣也可以謀其政,只要關心後續的合作就行了。 等到時機成熟,我們還可以推動三市合併,形成一個新的直轄市。 到時候不管是從民生,還是從名聲方面考慮,我們想不留下點什麼都不行啊。” 宋華倫這句話說的就很有意思了,說明只要這個計劃成功開始,他們的地位就必然有所提升。 官職要是升不上去,怎麼不在其位謀其政,後繼者如何會聽話,沒權力,誰拿你當回事。 甭管是什麼樣的人,在官場的最終目的,都是希望能爬到更高的位置。 李德林和林俊恩對望了一眼,從對方的眼中看到熱切,知道他們想的一樣。 “華倫書記說的實在是太好了,我們作為組織的幹部,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就應該敢為天下先。” 林俊恩笑著開口,把調子提上去,很多話說出來也好聽。 “俊恩書記說的太對了,我也是這麼想的,只要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們擔心風險,也是理所應當的。” 李德林緊隨其後,表明自己的立場。 “聽了德林書記和俊恩書記的話,我覺得信心十足,只要你們沒有意見,省委那裡由我去溝通。” 宋華倫把大頭接過來,這個時候誰出的力多,誰的話語權也就越大。 趙萍妮一直在一旁聽著,聽到三人稱呼上的變化,就知道不光這件事穩了,利益同盟也形成了。 官場上的稱呼有很多種,這種用名加官職的,是平級之間最親切的稱呼,說明關係非常密切。 用姓加冠名的,通常是下級對上級的稱呼,就好像大家叫宋華倫宋書記一樣。 而上級對下級的稱呼,就有很多種叫法了,裡面的道道多了,需要深入的考慮才行。 三個巨頭達成共識,剩下的事情就容易了,大家開個座談會,讓彼此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融洽。 座談會召開後,兩位書記回去把計劃告訴領導班子成員,聽得他們目瞪口呆。 這些領導的心裡非常清楚,既然已經達成共識,他們同意還是不同意,沒有任何意義。 他們現在要做的,首先是吃透計劃,然後按照計劃的規劃,尋找自己的對口部門,和對方進行深入的研究。 這個計劃是以州口市為主,誰讓他們拿到足夠多的投資,有錢就有話語權,其他人只能幹看著。 大家越研究這份計劃,越覺得宋華倫在經濟建設領域,實在是太厲害了。 大家認為宋華倫最厲害的地方,就是膽大包天,提出的意見極為超前,是他們連想都不敢想的。 這種膽大包天落在別人身上,肯定是禍不是福,不要說上級領導,就是同級別的幹部,也給你使絆子了。 但是放在宋華倫身上,就是大膽的改革創新,誰讓他有足夠的背景,能夠應付所有的一切。 畢竟連紅牆內的最頂級領導,都說在經濟建設領域,宋華倫是年輕一代的領頭人。 最頂級領導的話是金口玉言,絕對不可能出錯,誰要是敢質疑最頂級領導的話,誰就可以洗洗睡了。 什麼叫領頭人,就是能人所不能,開創時代先河的人,改革是開創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