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我什麼時候說我寫的是律詩了?(第1/2 頁)
齊熠臉上的表情精彩極了。
他本來想要裝個逼,在墨幼竹面前博個好印象,結果反倒襯托了方源!
他感到一種深深地挫敗,他的“大作”跟人家一比,無論意境、內涵、情致都落了下乘。
他騙的了別人,騙不了自己!
更別說格律問題了!
這個方源怎麼可以這麼強?他怎麼什麼都會?
這還有天理嗎?啊?誰來治治他啊?
石不改垂死掙扎:“方丈,您來看看,有沒有不合乎格律的地方?”
方丈道:“平仄上略有瑕疵,但無傷大雅,不過……”
石不改大喜:“不過怎樣?”
方源介面道:“不過這不是律詩,一般的律詩只有八句,而這一首太多,這也不是排律,排律雖然可以超過八句,不過也要求除了首聯和尾聯必須對仗,而這一首對仗也不嚴格。”
石不改正要說話,方源白了他一眼:“不過,我什麼時候說我寫的是律詩了?”
說完不再理會他。
沈灝雞蛋裡挑骨頭:“方源,你這首詩第一句就不應景啊?雪在哪裡?”
方源還沒說話,一邊趙小萱介面道:“看那邊,風一吹就有桂花漫天飛舞,可不就像是雪花飄落麼?”
方源:“……”
哥剛才就是隨手亂寫的,還真沒考慮這麼多!你倒是給我分析得頭頭是道!
方源不是玩科學的嗎?他怎麼會作詩呢?
這個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綹(Liu三聲)。
又有一句話說:彪悍的人生根本不需要解釋。
所以,方源這麼彪悍又博覽群書的人,會寫個詩很奇怪嗎?
所謂天才,就是學什麼都比別人快,一學就會,很快就能精通,只看他願不願意浪費時間和精力罷了。
當然,方源也開了個不大不小的掛。
他想出頭一句之後,從第二句開始,就開始參考星河投影出的候選字列表了。
該表格去掉了不合乎格律的字詞,然後將剩下的字詞按照一定的規則排序。
比如,方源想要前兩句形成對仗,那麼就要考慮:
第二句的第一個字,要對上“詩”字,必須是個名詞,列表中就不該有任何不能用作名詞的字。
這個字理論上說可平可仄,但最好還是仄聲。作為一個極端完美主義者和輕度強迫症患者,方源表示:基本不考慮平聲字;同時方源個人很不喜歡使用生僻字,於是平聲字和使用頻率不高的字優先順序就低。
第二個字對應的是“成”字,那就應該是動詞,並可以和第一個字組成動賓倒裝的結構,且按照格律要求必須是仄聲,於是列表中就不應該包含任何平聲字,以及不能當做動詞使用的字。
即使這樣,候選的漢字仍然數以千記,必須將最合適的排列在前面,才能方便選取。
於是有兩種排序辦法:
一種是按照每個字在古人寫過的格律詩裡出現的頻度排序;
另一種按照契合度排序。
契合度的評定自有一套規則,乃是一個關於詞性、意義、平仄、使用頻度、場景相關度……等引數的複合函式。
該函式極其複雜,足有上百個運算元,且要根據需要動態調整、重編,以適應方源的個性化(奇葩)要求。
實際寫詩的時候,兩種辦法方源都試驗了,覺得都能湊合用。反正也只是個參考。
他偶爾才會看一眼候選字列表,多數時候還是自己發揮。畢竟寫詩講究思路貫通,若是光湊字,很可能驢唇不對馬嘴。
也可以幾個字連在一起,以片語為單位形成候選片語列表,這樣寫詩湊字就變得更加容易了!
有這樣一個“幫你寫詩1.0”APP輔助,方源自然是下筆如有神了!
方丈忐忑不安地問道:“方施主,能否將此墨寶賜給小寺?”
方源笑了笑道:“您喜歡的話拿去就是!小可哪裡當得起一個‘賜’字?”
“多謝!多謝方施主惠贈!”方丈喜形於色。
方源淡淡一笑:“區區一幅字而已,何足道哉?老和尚無需太著相。”
“是、是!是貧僧修行不到家!方施主有佛心、有慧根啊!”老和尚感動得嘴都合不攏了!
方源:“……”
白琪琪攔住要去收取詩作的方丈:“等等,讓我抄下來,以便回家以後早晚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