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3/4 頁)
心的偷眼看了我一下。我心中明白,自剿滅東吳,一統江山以後,我的威望是越來越重,眾臣也不像以前那般敢隨便說話啦!
我笑了笑道:“這一點朕早就知道諸公會有異議!但這一點朕不打算直接回答眾卿,朕只打算問眾卿四個問題。如果眾卿能正確回答這四個問題,究竟該如何做大家也就心中有數啦!”眾人詫異,面面相覷,俱各不言,聽我說話。
我接著道:“第一個問題,秦國實行了類似於朕這條因公應爵令的軍功制以後,是否國力大盛,諸侯恐懼!”諸臣互相看了看道:“陛下所言不假!”我點點頭道:“那麼,第二個問題,前漢武帝劉徹實行了類似於聯的這條因功應爵令的推恩令以後,是否大大削弱了諸侯的實力,有利於國家長治久安?”諸臣又看了看,有點冒汗了,回答道:“確如陛下所言!”我又點點頭道:“很好。那麼朕的第三個問題是,朕的此條因功應爵令,是否有利於國家長治久安,是否有利於鞭策諸位子孫成才!”諸人更是直冒冷汗,硬著頭皮道:“亦如陛下所言!”我於是笑笑道:“那麼第四個問題,諸公都是亂世之中為民請命,血戰護國之賢臣,為何因功應爵令如此有利於百姓安寧、國家平安、子孫成才的法令諸公會有異議?可是有私心乎?”眾人更是汗如雨下,連忙拜伏在地道:“臣等萬死!”我笑笑道:“諸位愛卿不必緊張,朕非是不能容言之人。眾卿都是賢能之臣,回答了朕的四個問題以後,當知道個人與百姓、個人與朝庭之間利益的孰輕孰重!還有異議嗎?!”諸臣面面相覷,暗道:“陛下真是越來越厲害啦。幾句話就把我們噎得一個字也沒有啦,還得自己出來打自己的嘴巴。”急忙道:“陛下英明,臣等萬死,再無異議!”我心中大喜,遂笑道:“既如此,眾卿便持朕之改革計要各自回去,由奉孝安排各守本職,開始進行改革吧。改革中,如果有所疑問,儘可前來問朕!”諸臣抹了抹冷汗,惶惶然各自領命而去。
於是大唐新朝第一個五年制計劃開始正式啟動。這一次的革新可不是小動作,而是舉國齊動員的大事。於是皇命發出,遍及各郡縣,天下頓時震動,各處州郡聞風而動,中華大地好似成了一個大工地般到處朝氣蓬勃,顯得生機黯然。久歷戰亂終享安寧的百姓們開始以最大的勢情來建設自己的國家。
倏忽間,三年過去了。在諸多賢材的努力下,朝庭終於在全國各州縣順利推行了建國以來的第一次民政、體制改革。朝庭府庫日漸充盈,國力大振。改革的結果自然是普通民眾擁護,儒學士子側目,但現在的天下儒學獨尊天下已廢除十餘年,諸種學說興盛,儒學再難為國之大患!看看全國各地報來的請功奏表,以及監察部的秘密情報,我欣喜地看到,中華民族正在向正確的歷史軌道前進。‘五胡亂華’已成夢幻,遙不可及,中華長久得安。
翻過新近統計的天下各州人口目錄:益州仍是有最多人口:330萬人,雍州230萬人,荊州210萬人,揚州(淮南與江東合併為揚州)260萬人,青州100萬人,冀州170萬人,徐州110萬人,兗州110萬人,豫州120萬人,幷州170萬人,幽州80萬人,涼州80萬人,司隸100萬人,交州60萬人。全國人口合計:2130萬人。我點了點頭,大感滿意:中華元氣幸在。只要再經過四五十年的發展,人口又可以增加到五六千萬的水平,另一個輝煌王朝便將誕生!
我曾與諸文武有約,天下一統十年後,有欲離去者絕不阻攔,現在我也已經49,諸文武中年過五旬甚至六旬者也是為數不少。到了七年後,是該我們這老一輩退下,讓新的鮮血注入這新生的王朝了。此時長子蔣華16歲,七年後已經23了,應該可以獨力擔起中華髮展得重擔來。說起蔣華,我也不禁感到欣慰。論起馬上功夫、禮賢下士、嚴已寬人,其大有我風;但要論起文學才華、君王風度我卻不及他,綜合起來看他已經比我更有個帝王的樣子了。想到這裡,我苦笑了一下:本來我出生在現代就沒有什麼帝王,誰會教我什麼帝王風度,就算有人教,學了也沒有用啊。蔣中、蔣傑、蔣英以及其它幾個子女也頗為爭氣,都頗聰慧懂事,從來也沒有讓我費多少心。我狠狠地握了握拳頭,是時候了。是該朕縱橫四海,掃平華夏仇敵的時候了!無際的大海、浩翰的大漠,遼闊的草原,你們的真命天子來啦!
第八十二節 蔣振華大會文武將
第八十二節 蔣振華大會文武將
論四海征伐將展開
想想北方草原,西域的大漠、東方的大海、南方的叢林先取哪一個呢?南方仍是蠻荒,沒有多少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