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3/4 頁)
雖然旱情初顯,但就要到萬壽節,又趕上康熙登基五十年,滿朝文武都在忙著“懇祈誕受尊號”,感恩頌德不已,誰會這個節骨眼上去關注民生,談什麼勞什子來地災情不災情。
曹顒雖然每日仍是戶部到家中,但是卻總是不自覺地望望天,而後看看魏家兄弟,想著他們的出身來歷。他們兄弟就是農戶出身,因遭了天災跟著父母逃荒,後來父母都餓死了。若不是遇到他們的師傅,他們估計也隨著父母團圓去。再想想家中婢女,除了家生子外,其他的也多是因災難被家人賣了地。
曹顒雖然沒有親眼目睹過災民慘狀,但是在江寧時就聽過一些。
江寧繁華,每年因旱災水患過來乞討的流民卻是不少。因怕這些人身邊帶著疾病時疫,歷屆知府通常都將他們專門安置在一處。老太君與李氏都是信佛的,每年秋冬兩季流民進城時,都會支起粥棚施粥。城中其他富戶,也有不少人家如此。各個寺院道觀,更是免不了的。
曹顒那時年幼,行動坐臥,都有人跟著,根本沒機會看到那些災民,更不要說接觸到他們,所以並沒有什麼特別感覺。當時,他正因被綁架留下地後遺症,全部心神放在強身健體上,對外界的事務統統不理會。
曹顒原來的目標只有兩個,那就是避免早夭的命運與挽回曹家地敗落。如今,虧空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他的身體也請老太醫檢查了幾次。除了腿上地傷口在陰天下雨時有些發癢外,他實在是健康地不能再健康。若是這樣還是不能避免早夭地命運,那他也是沒有法子。
他心中想著家族安危,連在二廢前避出京城地打算也早就想好。眼下,卻想踏踏實實地做點事了,不是為了家族榮譽,也不是為了個人權利。
這是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感覺,就好像男人就該為自己訂立個目標,然後奔著這個目標使勁似地。但是他又能做什麼?天天對著賬冊,聽著同僚七嘴八舌談論官場是非,還是湊到康熙、四阿哥前邊,晃晃尾巴做個服帖的奴才,兩個都不是他所願。他每天就想著打井這個問題,怎麼能夠多打幾眼井呢?
一時半刻,卻沒有妥當的法子,總不能自己使了銀子去打吧?那才是作死,有個“施恩”的帽子下來,就能夠砸死他。想到後來,曹顒不由得有些心灰,無休止的人事傾軋,貪墨成風的官場,這就是被粉飾讚揚的“盛世”!
這日晚飯後,因嫌屋子裡悶,曹顒與初瑜就叫人搬了兩張躺椅出來,在廊下坐著。喜雲帶著兩個丫鬟給院子裡的兩株梧桐澆了水後,退了下去。
因近幾日曹顒有些沉默寡言,初瑜不禁有些擔心,試探地問道:“額駙是身子不爽快?用不用請太醫過來看下?”
曹顒看著初瑜略帶擔心的小臉,笑了搖了搖頭:“沒事。約莫著是前些日子對賬費了精神,有些乏了,過了這兩日就好!”
“既然這般,就算不請太醫過來,也用些人參、燕窩補一補吧!”初瑜還是不放心。
看著初瑜繃著小臉,認真地說著,曹顒點了點她地鼻子,低聲道:“只是精神頭不足罷了,我是不是
的。別人不知,你還不曉得嗎?”
初瑜頓時滿臉羞紅,偷偷地瞧了瞧四周遭,卻是再無其他人。方輕輕地捶了曹顒兩下。
曹顒拉了初瑜的手,放到自己胸前,閉著眼睛,陷入沉思。
“額駙在想初瑜?”初瑜問道。她也不知自己為何會這般問,只是看著曹顒直覺就是這般。
曹顒睜開眼睛,望著初瑜,點了點頭:“不止在想初瑜。還想母親。母親早就惦記我的親事,要是見到初瑜,定會喜歡得不行!”
類似的話。曹顒原本曾說過的。初瑜當時還以為是安她的心。現下聽著,卻不知為何莫名帶著絲感傷。
曹顒握了握初瑜的手:“胡思亂想什麼?只是大半年沒見到父親母親。有些想念他們。父親的身體不算很好,年紀又大了,我這做兒子地,不能夠在身邊侍候,實在是不孝!”
初瑜不解:“前些天,公公婆婆不是來過家書嗎?家書尚好勿念,還說二叔正月裡添了個女兒,眼下在外祖母身邊帶著。”
曹顒搖了搖頭:“父母親就是這般,因不願意兒女跟著憂心,都是報喜不報憂的。去年春天,父親大病,始終瞞著沒有給我送信。後來還是其他官員在摺子裡提到,皇上知道了,命我回去侍疾,我才曉得!”
初瑜不由得擔心起來:“那怎麼辦?要不咱們等萬壽節後,回南邊去!”見曹顒沒應聲,以為是因為差事的緣故:“咱們請阿瑪向皇瑪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