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部分(第2/4 頁)
,伊都立就使人去衙署打探,得到訊息,彭鑄是雍正三年從山西道臺任上貶到盛京刑部郎中。
貶官的罪名是“諂媚上官”不肖說,是在年羹堯倒臺後問責。
伊都立對曹顒輸了彭鑄的情況,曹顒不由冷笑出聲。
據彭鑄自己說的,是“委身為賊”收集年羹堯的罪狀,並且在年羹堯倒臺前,將罪狀遞給嶽鍾琪,及時想要為傅顯功伸冤。
沒想到嶽鍾琪為了怕牽連到自家身上,將傅顯功的事情刪刪減減,最後也沒有給傅家一門昭雪。
而彭鑄自己,則是被嶽鍾琪忌憚,汙為年黨,被髮配盛京。
無論今日彭鑄表現的對傅顯功多麼相交情深,可也淹沒不了他在西北升官發財的事實。
當聽到彭鑄是在道臺任上貶到盛京的,曹顒就曉得他沒有自己說的那麼清白。
前些年,年羹堯將西北經營的鐵板一塊,連“年選”都出來了。彭鑄若不是“年黨”哪裡會在一任知府任滿後,就升了道臺。
曹顒倒是不會將他放在心上,可是想到“汙民為賊”四個字,心裡就沉甸甸的。
年羹堯當年到底殺的是民,還是匪,已經無人得知。
可據曹顒聽說過的,就有數個武官是因此問了大罪,這使得他不得不擔心。
民匪之間的界限,本不好認定。
官字兩張口,說是民,匪也是民;說是匪,民也是匪。
曹頌在江南,乾的恰好是這“緝匪”的勾當。
即便曹顒早已千叮嚀萬囑咐,曹頌本身也不是好殺無恥之徒,可難保下邊有人欺上瞞下。就算殺的真的是匪,可真要在遇到坎坎坷坷,那“匪”就能再成良民。
江南李衛與範時鋒兩個總督大員之前的爭鬥越演越烈,希望別燒到曹頌這個傻小子······
京城,圓明園,勤政殿。
看著
TA共獲得: 評分共:0 條 正在載入中,請稍後。。。
smail007
粉絲:65607金幣:3541威望:162348 註冊時間:2012…01…04。發私信 關注TA
。發表於2012…07…07 09:59 只看該作者
480 # 。
手上的摺子,雍正怒極而笑:“好個殺民冒功,好歌不吐不快······”
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自薦
十三阿哥坐在下首,聽到雍正咬牙切齒的話,直覺得後背發冷。
旁的時候他不曉得,僅是端午節後,皇上就為江南的摺子惱了三次,而且一次比一次火大。
第一次他還以為皇上對範時鐸的容忍到頭了,不過隨後就見皇上將此事高高提起、低低放下。
第二次、第三次,亦是如此。
今日,是第四次,想來也不會有什麼意外。
果不其然,雍正將摺子摔到御案上,揉著額頭道:“一個一個都不叫朕省心,又是這個時候……”
同以往的不了了之相比,這次皇上倒是也不能說無作為。
他想了想,對十三阿哥皺眉道:“曹頌上過西北戰場,是不是殺性重了些?”
十三阿哥聽了,不由一怔。
他以為是範時鐸與李衛互相攻訐的摺子,怎麼扯到曹頌?
江南官場的總督與總督之間、總督與巡撫之間的爭鬥早成慣例,若是江南官場真的鐵板一塊,那不安心就是龍椅上這位。
又是閻王打架,小鬼遭殃。
十三阿哥醒過神來,忙道:“怕是不至於,曹頌早年領的是侍衛職,即便在西北也是奉命護衛中軍主帥,哪裡有機會正面對敵……況且那小子是跟在曹顒身邊長大的,即便這兩年在江南歷練,也不至於一下子就有這麼大的魄力……”
雍正聞言,面色稍緩耳,道:“朕覺得也不至於。”笑著對十三阿哥道:“說起來,這個曹頌是不是同十三弟妹有親?”
十三阿哥道:“他生母與弘暾額娘是同祖的堂姊妹,說起來倒是不遠的姻親。”
雍正點點頭,放下此事不提。
十三阿哥從御前退下,心裡多少有些不安。
他倒不是怕曹頌闖禍,而是擔心皇上為了保全範時鐸,將曹頌推到臺前來。
他曉得皇上的性子,最是護短。
范家功勳大族,明面上並未參加早年奪嫡之爭,實際上暗裡地卻投靠了四阿哥,否則的話,四阿哥也不會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