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頁)
馬俊性子本就靦腆,見寧春話都說的這個地步,知道無法推託,只好依了,吩咐小廝回府報信。
場上只剩下五人,寧春看著年齡略小的曹頌,有些為難地看了看曹顒。曹顒見他神情,知道那如意畫舫中自然有小孩子不宜的東西,低聲對曹頌道:“老太君那邊還等我吃飯,二弟幫我去回稟一聲,就說我陪著幾位世兄在外面吃了!”
曹頌是慣聽曹顒話的,憨聲應下,並不問為何不帶自己去之類的廢話。
寧春本來沒打算請永慶的,但他就在幾個人身邊,又怎麼好拉下臉來說不,只好笑道:“世兄肯給小弟面子,真是,真是太夠意思了!”
永慶瞥了寧春一眼,轉頭看向曹顒:“爺給你面子,爺要同你比射箭!”
雖然在康熙面前自稱“奴才”,但曹顒暫時還沒有做“奴才”的覺悟,見眼前這個少年如此狂妄,心中很是厭煩,對寧春道:“餓了,寧世兄,客人請好了,是不是該出發了!”
永慶見曹顒不理睬自己,怒道:“爺同你說話呢,曹寅這奴才是怎麼教小奴才的,懂得點規矩不,真是下賤包衣!”
永慶音量漸大,不由引起往來人的側目。
曹顒的目光漸漸冷了下來,若是單說他,他是沒心思與這不懂事的少年鬥口的;可是,事關曹寅,又在眾人之前,怎能再忍讓。
“曹家是包衣,上下是大奴才小奴才,卻是皇家的奴才。不知眼前這位,是正白旗的哪位主子爺?”曹顒看著永慶,緩緩說道。
永慶臉色煞白,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失言。八旗中,正白旗與正黃旗、鑲黃旗為上三旗,為皇帝親掌。永慶只不忿曹顒五品官之子卻受到皇帝垂詢稱讚,曹家又是包衣出身,卻不想一時不查,犯了忌諱。
寧春見兩人臉色不好,一手推著一個,笑著說:“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小弟我的肚子可是餓了。都在江寧城裡混著,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哪裡就那些個亂七八糟的說法,有什麼,咱們哥幾個酒桌上嘮去!”
+++++
是喝酒,還是打架,且看下章分解
第二卷 流年轉 第二十二章 秦淮
秦淮河古稱淮水,本名“龍藏浦”,相傳當年秦始皇東巡時,望金陵城上紫氣升騰,以為王氣,因此鑿方山斷長壠為浦,引入長江,後人誤認為此水是秦時所開,所以稱之為“秦淮”。從三國東吳建都於此,秦淮河就成為繁華之地,歷經千年而不衰。南宋時在河北岸修建的江南貢院,使得文人才子流連秦淮,才子佳人的故事流傳千古,秦淮河漸漸成為江南文化中心。明清兩代,也是如此。
這日,金烏西沉,秦淮河畔,桃葉渡口來了一輛高輪楠木馬車,車上下來四位服飾鮮亮的少年。四人中,為首的那個身材略胖,帶著笑臉,在渡口高聲喚不遠處的那座畫舫靠岸。其他人卻是神情各異,帶著書生氣的不知是望著眼前的秦淮河,還是望著秦淮河上往來如織的畫舫,神情略顯呆滯。面目略黑,身材最高大的那位像是想起了什麼,狠狠地瞪了站在他前面的矮個少年一眼。那矮個少年年紀不大,面對著微波盪漾的秦淮河,似老僧入定般,不知在想些什麼。不用多說,這四個少年就是從織造府出來的曹顒等人。
被永慶掃興,曹顒已沒了出去吃飯的興致,無奈寧春是個厚臉皮的,怎麼好和他拉扯,只能由著他推走。永慶在罵過曹顒是“奴才”後,想起剛剛廳門口還有御前侍衛,開始後怕,雖說萬歲仁慈,知道不會因失言怪罪,但“不知規矩”這樣的考評是難免的。一時之間,他心裡七上八下,眼睛怔怔的,沒有注意到寧春拉他上了馬車。對那傳說中的佳人云集之地,幾個少年心中多少有些好奇,既然馬車已經跑了起來,誰還能硬要下去不成,半推半就的來到秦淮河畔。
渡口前的水面被分開,一座兩層樓高的畫舫漸漸靠岸。
待畫舫靠岸,畫舫中走出一名美貌婦人來,穿著一身綠色衫裙,雖然通身沒有二色,但是因深綠淺綠搭配得體,並不顯得衣著單調。
那婦人未語先笑,腰身輕擺,移步到船頭,輕輕俯下身去:“奴家牡丹,給寧三爺和其他幾位爺請安了!”
寧春雖是嫡子,家中兄弟排行卻是第三,上有兩位庶兄,因此內外都換他“三爺”。寧春見畫舫上的兩個船婦放下船板,帶著曹顒幾人上了畫舫。
曹顒看了眼那婦人,雖然身姿婀娜,面容姣好,但眼角微微的細紋顯示韶華已逝,看來是老鴇級的角色。曹顒不禁想起上輩子古裝電視中出現的老鴇,都是身材臃腫,臉上刮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