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的,現如今大兒子分給他們糧食了,救命糧他們竟然也敢賣了!如何讓李福滿不惱火?
李榆、李柏兩家人被李福滿老爺子攆出門去,灰溜溜的走了。
這時候,長生醒了,小傢伙可能是有點餓了,哭得驚天動的,桂青青把他抱在懷裡,他就開始拱,桂青青笑道:“長生餓了嗎。”她把衣服解開,喂孩子吃奶,這時李松進來了,他握住兒子的小腳丫,小心的說道:“青青,別生他們的氣。”
桂青青笑道:“我嫁到李家又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們是什麼樣的人我知道的一清二楚,若是跟他們生氣,早該氣死了。”
李松笑道:“還說不氣,這還不算氣話?只是他們終歸是我兄弟,我總不能不管他們死活……”
“那你打算怎麼辦?”
“也不能就這麼算了,當然要讓他們吃點教訓,先餓他們些日子,免得得了糧食又去換地。”
桂青青說道:“下回每次少給他們些,給他們定好了量送去,多了沒有。”
“嗯嗯,就這麼辦。”李松連連點頭。
時過不久,朝廷的賑濟糧果然來了,即便如此,青浦縣還是有不少老百姓紛紛逃難去了,事後一統計,只有李家村的村民,一個逃難去的也沒有,不過大部分田地都被李家用糧食換去了。
自此,李家不但有了仁義的好名聲,也成了青浦縣有名的地主,馬縣令在青浦縣一呆就是六年,這六年李松一直做青浦縣的典史,整個青浦縣倒也吏治清明,李松特意組織手下的衙役開了一家鏢行,即便不用“釣魚”,手下這些人手頭也很寬裕,這些衙役對李松自然是萬分擁戴。
等到馬縣令高升,李松思之再三,終是辭了典史的職位,他推薦杜小埔接任了典史,他自己回到李家村,修了一個大大的宅子,安心做起了富家翁,李家現在家大業大,總是妻子忙活李松有些不忍心。
六年中桂青青共生了三個兒子,這天李松的小兒子過百日,李松大擺筵席,等他送完了客人回來,就見長生坐在炕頭,手中推著搖車,搖車裡的小兒子卻是不肯睡,嘴裡咿咿呀呀的,不曉得說什麼。
二兒子已經睡熟了,長生雖然睏倦,卻仍睡眼朦朧坐在那裡看著最小的弟弟,迷迷糊糊地不知道嘴裡嘀咕什麼。旁邊的丁大嫂怎麼勸,長生就是不肯去睡,他聽到動靜,見父母進來,臉上頓時多了笑模樣,他站起身來,張開小胳膊,往炕沿這邊撲來。
李松忙張開雙臂接住兒子,長生將小腦袋埋在父親的脖頸上,小胳膊使勁地摟著不肯撒手,他跟父親親熱,卻一聲不吭,生怕吵醒了二弟。
桂青青趕緊去哄小兒子睡覺,李松則抱起長生去了臨屋,將他放到了床上,長生說道:“爹,你又喝酒了,味道不好聞。”
李松不禁莞爾“好漢子當然要有酒量,你跟爹爹學武不是還說將來要做大將軍嗎?”
長生想了想,說道:“娘最討厭酒味兒了,那我將來不做大將軍了,我要做個狀元!”
李松覺得小孩子也不過是隨便說說,哪裡想得到十幾年之後,兒子真的考中了狀元回來。
桂青青共生了五個兒子兩個女兒,夫妻倆悉心教導孩子,有了長子做榜樣,其餘的四個兒子也都頗喜讀書,先後也都考中了進士。
多年之後,青浦縣的人說起狀元門第,就沒有不知道的,李氏早已經成了名門望族。
(全書完)
番外
桂青青是在得了五個兒子之後,最後才得了一對雙胞胎的女兒,女兒還沒滿一歲,長子長生已經中了狀元,娶了當朝首輔的嫡女杜氏。
李松覺得對方門第太高,生怕兒子受委屈,本來不想答應,可是桂青青的義父秦懷德此時已經是戶部尚書了,他跟杜氏的祖父是世交,居然在京城直接就給長生做主了,弄得李松滿心鬱悶,卻半句不滿的話不敢說。
於是在桂青青雙胞胎女兒兩歲的時候,媳婦已經給她生了一個孫女了。
生男還是生女,李松夫婦倒是沒有什麼不高興的,反正兒子、媳婦還年輕,以後還能生,倒是杜氏擔心公婆和丈夫不高興,很是糾結,好在女兒剛生下來沒半年,她就又懷孕了,因為妊娠反應厲害,她沒有辦法照顧女兒,長生便使人將瑾兒送回老家,請父母幫忙教養。
李松得了孫女,自然很歡喜,可是兩個女兒卻吃醋了,每每一看見父親抱著侄女,兩個女兒也要父親抱,吵得李松頭疼。就在這吵吵鬧鬧中,幾個孩子一起長大了。
瑾兒同兩個姑姑玉釵、玉簪一起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