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兵臨城下(第4/5 頁)
令和士匄吼叫,單純吼叫而不是喊話,隨後手持利器的奴隸竟然當場自戕。
不交戰,靠近了來一個個自殺,看得士匄懵逼之餘感到震驚。
“這是幹嘛啊?”士匄已經是第二次這樣問了。
樓令對此有借鑑的例子。
那是發生在吳軍入侵越國時期,越軍打不過吳軍,勾踐派出“敢死隊”到吳軍面前自殺,吸引了吳軍的注意力,並且讓大多數吳軍感到驚駭,從而使得吳軍不少將士驚懼不已之下心神失守。
“夷昧在向我們表決心。”樓令說道。
“什麼意思?”士匄完全搞不懂。
要表決心的話,倒是夷昧親自過來講道理或是叫罵,派出奴隸來自殺算怎麼回事呢。
樓令有點懷疑士匄是不是被穿越者奪舍,說道:“奴隸是財產,也是活生生的生命。夷昧用這種方式恐嚇我們,一旦開戰就不死不休。”
士匄聽懂之後,錯愕地說道:“恐嚇我們?我們能被這種方式恐嚇到???”
話說,晉軍裡面八成以上的將士歷經百戰,不說是從屍山血海裡爬出來,見得死人可真的是太多了。
並且講一個事實,晉軍雖然入侵了吳國的本土,可是並沒有沿途姦淫擄掠過來,進行的是很正常的軍事行動,並不會感到良心不安。
所以了,晉軍會因為夷昧搞出來的事情感到驚詫,要說產生多少心理壓力,真的是沒有多少。
在錯愕之後,士匄揶揄地說道:“要不,喊話讓夷昧親自出來?”
樓令說道:“你試試咯。”
士匄頓時覺得無趣。
要是夷昧真的有那個膽子,早就親自出來了。
前面是一個又一個夷昧派來的奴隸在自殺,樓令和士匄卻是還能互相開玩笑。
事實上,看到那一幕的其餘晉軍,他們多數人只感覺正在發生的事情非常莫名其妙。
這個跟晉人不瞭解東南一隅的文化,可能關係會更大?
在東南一隅這邊的獻祭習俗還很嚴重,尤其是詛咒文化盛行。
類似的文化在楚國也有,只是大多數中原國家真沒有那麼濃烈,乃至於有些中原國家就不存在那種文化。
至於說後面漢王朝為什麼會對扎小人詛咒那麼恐懼?只能說,雖然漢王朝是定都在關中,但是楚文化很盛行。
一個個奴隸自殺,傷者和屍體躺了一片,地上開始有鮮血匯流成了血窪。
傷者?自殺是第一次,可能沒往自己的要害動手,也可能動手一瞬間驚懼導致下得力氣不夠,結果並沒有死成。
這些奴隸怎麼願意自殺?應該是有父母或兄弟當人質,他們不自殺親人就要被殺吧。
樓令看了看左右,吩咐道:“去給他們一個痛快。”
嚇唬誰呢?
如果夷昧以為使用這樣的方法可以嚇唬到晉人,尤其是讓晉國的卿大夫產生恐懼,完全就是想多了。
晉國的卿大夫,哪一個手上不是直接或間接粘上過萬的人命,不可能那麼輕易就被嚇唬到。
要是出來的人意圖衝鋒殺將,倒是會讓晉人稍微緊張那麼一下下。
站在城頭的夷昧看到有晉軍上去給自殺不成的奴隸補上致命傷害,下意識看了看左右,問道:“晉人這般不講道德的嗎?”
啊?
跟道德有什麼關係?
之前說了,東南一隅這邊有他們自己的獻祭文化。
比如說,夷昧威脅奴隸出去自殺,真不是單純要嚇唬晉人,或是表決心而已,跟他們的獻祭文化也有關係。
當然,夷昧嚇唬和對晉人表決心的用意最大,試圖用這樣的方式來阻止晉軍攻城。
結果只能說,表演給瞎子看了。
剛才,樓令還在注意會不會有吳軍殺出來,看城門重新合閉,顯然是沒有的事情。
而在剛才看似很好的機會,無論樓令或是其他人,一概沒有趁機奪取城門的衝動。
晉軍剛到,有了自己的行動,正在清理攻城的場地和進行駐營。
守城的吳軍已經準備了一段時間,敢開啟城門必定是做好了相關的準備,晉軍在突發情況下衝上去奪取城門,即便是能夠衝過箭雨的覆蓋,進城一定會遭遇到吳軍的埋伏。
“那是晉國的卿大夫吧?”夷昧注視著樓令和士匄帶著隊伍離去,心想:“或許應該派人談談?”
親自過去?夷昧有這樣的膽子,可是作為吳國的公子卻不能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