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我為前鋒(第3/5 頁)
令在渡江之間有讓部隊進行過演練,只是演練的時間比較有短,次數方面實在有限。
“事先讓砍伐足夠的竹筒綁在身上,落水之後只要冷靜不進行劇烈掙扎,可以借身上竹筒的浮力滑到岸邊。”樓武說這話的時候,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
很殘酷,可是家族在該做的準備都儘量做了,再溺亡的話,只能說是命不好。
軍隊在戰時就是這樣子的,不會因為什麼事情輕易辦不到,結果就放棄去那麼做。
知道那麼一件事情嗎?現代各國舉行演習存在死亡指標這種玩意。這是真實存在的事情,越是局勢緊張之下舉行的演習,肯定是越加接近實戰,死亡指標的名額也就更多。
“巫臣大夫。”樓令作為全軍前鋒肯定需要嚮導,包括熟知吳國境內地形的申巫臣,以及一些被俘後願意幫晉軍攻打吳國的楚軍戰俘。
申巫臣本來落後樓令幾個身位,聽到招呼加快腳步靠近:“上軍將?”
渡江的時候,礙於各種限制,晉軍只是少量戰車被帶到大江南岸。
樓令事先得知大江南岸的地形非常複雜,很多地方對戰車的限制比較大,索性也就讓全軍捨棄戰車,只是運過來了五百匹戰馬和騾子。
那樣一來,正在行軍的部隊,絕大多數人當然是徒步狀態,馬和騾子基本上是被用來馱物了。
“我們距離‘梅里’多遠,途中大致的地形怎麼樣?”樓令問道。
申巫臣答道:“大概是四百來裡?途中的地形非常複雜,我一時半會很難說得清楚。”,他說的是約三百米的‘裡’這種長度單位。
“這樣啊?”樓令問得更精細:“路上的山谷多嗎?”
申巫臣說道:“山谷倒是不多,只是大半為林中的通道,有些通道非常狹窄。”
現如今的吳地並沒有多少城池,滿打滿算是城池級別的也就四座。
整個吳國在本土所建立的城池就四座,能夠想象到吳國君臣不會花大力氣特別去開闢通道,完全是走的人多了形成的道路。
沒有特別修建通道的話,道路的狀況一定不存在規格,並且沿途到底怎麼是什麼狀況,確確實實是很難說得清楚。
“上軍將需要多派斥候。到了植被密集的地方,最好是讓斥候深入且詳細偵查。”申巫臣本身就是楚人,並且在吳國待了好些年,真的太清楚吳人的秉性了。
樓令在哪一場戰爭中都異常在意情報的收集,尤其知道吳軍喜歡偷襲和埋伏,哪能不加倍重視偵查力度呢。
所以,樓令派出去的斥候多達三十隊,每一隊最少是六名成員,光是斥候就撒出去近兩百五十人之多。
這些斥候小隊,遠的距離三十里之外進行偵查,近的則是在本部周圍之內展開探索與警戒。
如果這樣吳軍還能夠成功偷襲或伏擊,真不是說樓令不夠謹慎,證明吳軍確實是善於偷襲或埋伏。
在渡江來到大江南岸之前,樓令已經從斥候的彙報中初步瞭解情況。
大江南岸的植被真的太多太茂密,即便是沒有成片的樹林,也有各種超過成年人身高的草叢或是灌木。
幸虧當前的季節只是入夏,並沒有出現植物大肆枯萎的情況,要不然樓令真的沒有膽子在這樣的環境率部行軍。
初夏的植物還保持青蔥,想要實施火攻需要準備大量的乾柴以及火油,要不然很難讓大區域的火勢成型。
若是在一片綠色的環境中佈置大量乾柴?多瞎的人才會看不見呢。
如果想要縱火而大面積灑上火油?除非是全軍患了感冒致使鼻塞,不然一定能夠聞出味道不對勁。
當然,目前多數國家根本沒有條件囤積大量的火油,哪怕是有條件囤積也捨不得拿火油來縱火。
那是因為當前火油遠比想象中更貴!
進入植物枯萎的季節,想要採取火攻就自然具備條件了。
由於道路受限的關係,行軍狀態的樓氏所部,隊伍被拉得很長。
那是多數時候,道路只允許三五人並肩而行,只有極少數的路段寬到允許十個人以上並肩。
“溪水真是多啊!”樓令估算只是走了十來裡的路程,沿途就碰上了四條溪水,有些是當地人架了橋,更多是需要涉水而過。
一直待在樓令身邊的申巫臣苦笑說道:“確實很多。”
沿途路過的那些溪水,窄的只有三四米,寬的則是十來米,好像還有同一條溪水卻彎彎繞繞給擋住去路的情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