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多少算是峰迴路轉(第2/5 頁)
不會出錯,講實話就是很難得了。
好多自小接受為君之道教育的儲君,他們在繼位之後,九成九沒有晉君周做得好。
當然,晉君周能夠對眾諸侯揮斥方遒,肯定是因為晉國足夠強大。
會盟之後的酒宴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只是,多數人就是全程強顏歡笑或刻意奉承,不敢將不滿表達出來而已。
“晉卿。”國書在宴會結束之後,刻意靠近樓令打招呼。
“齊卿。”樓令回禮致意。
“能否耽誤片刻呢?”國書比了一個邀請的手勢。
樓令對幾位同僚打個招呼,在與國書並肩而行。
“如料不差,衛國必生禍亂啊。”國書說道。
樓令先是詫異,隨後笑呵呵地說道:“多謝齊卿言告。”
話說,衛君衎的嫡母乃是齊國翁主,他的生母則是來自杞國的公室女。
當前講的是“只有一名母親”的世俗道理,問題在於衛衎成為一國之君了。
比較複雜的情況是,若衛君衎出現了倫理的問題,等於牽扯到了齊國和杞國了。
樓令是杞國的公族後裔,一直以來表現出照顧杞國的一面,若是衛君衎在私德上出現狀況而牽扯到了杞國,大機率會讓樓令介入。
同時,因為衛君衎的嫡母是齊國的翁主,齊國也有恰當的理由介入。
樓令就不得不問了:“齊國想要幹什麼?”
國書趕緊說道:“正因為我們不想幹什麼,我才趕緊提醒晉卿你啊。”
哦……
那就是發現能夠賣好,趕緊抓住機會了。
樓令覺得沒有這麼簡單。
果然,國書又說道:“想必晉卿也知道衛國有逐君的傳統。屆時衛君衎尋求寡君避難,還請晉國不要過度解讀啊。”
樓令不是那麼重視對衛國的情報收集,不清楚衛國近期又鬧出什麼么蛾子,搞得國書認定衛國會發生內亂。
講道理啊,衛國不是尋求蠶食鄭國東部嗎?怎麼內部還搞么蛾子呢。
偏偏不能用常理看待衛國,他們可以國君瞎胡搞,群臣卻用心做正事。
直接說就是,衛國的正事是由執政孫林父在辦,作為一國之君的衛衎負責搗亂。
國書給樓令打完了預防針,隨即聊起了針對楚國的事情,恭賀晉國取得了大成就,一通拍馬屁完畢,話題轉到了齊國明年會對萊國用兵的事情。
“我先私下祝賀齊國旗開得勝了。”樓令的用詞強調了私人名義。
晉國只會默許齊國討伐或吞併萊國,不可能在正式外交允准。
齊國君臣有沒有分辨出默許和允准的區別呢?一定是有的,只是已經箭在弦上,實在是顧不得太多了。
“是今年討伐吳國吧?”國書問道。
那不是國書剛才透露齊國在明年會對萊國用兵嗎?需要對晉國討伐吳國的時間有個準信。
樓令搖頭說道:“一定會進行討伐,只不過是不是今年,暫時沒有確認。”
“這樣啊……”國書立刻發愁:“若我們對萊國用兵,得到召喚恐怕出兵數量不會多。”
看看,說得是什麼話。
齊國對萊國打兼併模式的戰爭,結果還能出兵聽從晉國的召喚。
那可是進行兼併模式的戰爭,跟懲戒或征服模式的戰爭不一樣。
打以兼併為目標的戰爭,用兵的數量絕對會更多。
在那種情況下,齊國還能夠出兵聽從晉國的召喚,不是齊國兼併萊國水到渠成,便是齊國遠比世人想象中更為強大。
樓令知道齊國為了吞併萊國已經準備了數十年之久,只是再怎麼滲透萊國廟堂,或者萊國再怎麼弱小,事關社稷存亡,怎麼可能真的那麼簡單。
“看來齊國這幾年積累的家底,遠比我所能窺探到的更厚啊。”樓令心想。
應該說,晉國已經好幾年沒有徵討齊國,哪怕齊國一直在參與會盟,以齊國的經濟實力在積累方面確實比較有優勢。
對比起來,晉國要是無法進行國家形式的武裝搶劫,或者武裝搶劫不順利,確確實實是在進行積累上面不如齊國。
說起來很不可思議,晉國不止比不上齊國,連宋國都比不過。
而宋國時不時就會被楚國和鄭國放血,沒有楚國或鄭國的針對,不知道宋國能有多強。
這也是晉國必須進行征戰,並且在征戰過程中必須有收穫的原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