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如何取代周王室?(第1/3 頁)
得了可能致死的病,只有樓氏掌握治療的技術,樓令下令救治就是對中行偃有救命之恩。
以樓氏和荀氏聯姻的關係,按照常理能醫治肯定會進行治療,誰讓樓氏和荀氏形成了某種對立,不能再按照常理去判斷呢。
到現階段,不止晉君周對樓令的某些戰略目標更為相信,連帶中行偃和士匄也在進行思考。
“能夠肯定的一點是,樓氏之主的敵意並不強。”
關於這一點,無論中行偃或士匄是真的信了。
讓中行偃病死,荀氏未來一段時間會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面,對吧?
要是郤氏和樓氏動手,範氏能扛多久,有沒有能力扛到荀氏緩過勁來?
範氏和荀氏的聯合本就弱於郤氏和樓氏,即便是範氏能夠扛到荀氏緩過勁來,最後的勝負結果也是不變。
當然了,因為郤氏和樓氏聯合起來可以覆滅範氏和荀氏的關係,士匄和中行偃哪怕相信樓令的惡意不大,範氏和荀氏一樣會保持忌憚,只是要不要採取什麼行動變得不那麼迫切了。
這件事情很重要!
範氏和荀氏過於迫切,他們在一些行動上對郤氏和樓氏的敵意就藏不住,變成逼迫郤氏或樓氏對範氏和荀氏做一些什麼事情。
雙方都有動作,一個不慎就將爆發衝突。
一旦發生衝突,歷來要有雙方息事寧人的共同態度才能讓事態平息,有一方不願意和解就是繼續打下去,小事都會變成大事了。
這麼一個插曲,中行偃用自己的性命之憂來試探出樓令的態度,總而言之對旬氏或範氏,乃至於對晉君周都顯得很重要。
可以選的話,中行偃絕對不會拿自己的性命來試探,只能說完全就是一種巧合了。
短短兩天之內,中行偃止住了上吐下瀉,病情有痊癒的跡象。
在那兩天之內,發生的其它事情挺多。
首先,晉國中軍與下軍在一天前抵達“犨”並與楚軍展開交戰,雙方在“犨”的郊外進行野戰,第一次交鋒各自投入兩萬左右的部隊參戰,臨近傍晚才鳴金收兵。
從傳過來的戰報看,楚國出動的精銳數量很多,遠超“楊梁之戰”的人數量。
“他們動真格的了!”士匄不像是在進行調侃。
樓令笑著說道:“畢竟是到了這樣的階段,再不拼命就會喪命。”
其實,跟楚國的國情關係更大。
別看楚國崛起得很迅猛,他們不止一次歷經過亡國危機,清楚面臨危機該拿出何等的力量。
現在的楚國情況比較詭異,之前亂糟糟的封君有了共同的敵人,這個敵人不限於以晉國為首的諸侯,還包括看似軟弱的楚君招。
有兩個可以讓楚國封君團結起來的敵人,一下子讓他們的矛盾變得不那麼尖銳,相關意志達成了統一。
那就直接導致楚國的封君更有合作基礎,互信上面形成最大化,捨得拿出家族的精銳。
“一天傷亡三千餘人,情況沒有我們預料中那麼順利啊?”晉君週記得‘楊梁之戰’打得很慘烈的階段,一天之內晉軍也就傷亡五千左右。
中行偃氣虛地說道:“應該是倉促之下接戰。”
交戰模式變了嘛。
駐紮在“犨”的楚軍可沒有等聯軍立足再開戰,很直接頂了上去,迫使聯軍立足未穩就與楚軍進行交鋒。
晉君周沒有問哪一些家族損失最為嚴重,心裡很清楚大概是中小家族最慘,不太好說他們是不是故意被消耗。
“是啊,倉促之間爆發激戰,傷亡會大一些。”樓令看了晉君週一眼,目光轉向士匄,說道:“這一次楚軍的傷亡比我們小,值得警惕。”
士匄一時間聽不太懂。
警惕什麼?
樓令沒有做過多的解釋。
還能是警惕什麼呢。
不再是堂堂正正的交戰方式,要是晉國高層不及時轉過彎來,日後還要繼續吃虧。
國家的國策出現改變,高層卻是仍舊抱著老思維不放,要吃上幾次大虧才能讓高層回過神來吧?
他們這些在“湛板”的聯軍,沒有因為中行偃患病杵在原地。
位處後方的聯軍執行樓令指定的計劃,向周邊的城池和村莊實施軍事行動,一天內清掃了將近二十個村莊,暫時沒有那麼快攻克城池。
樓令才是指揮作戰的主官。
中行偃算是副手之一。
另有士匄和邯鄲旃也是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