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避重就輕(第3/5 頁)
各自落座之後,列國君臣的目光開始在晉國以及楚國君臣身上來回掃視,等著事態的進一步進展。
“要是楚君搞么蛾子,會當場打起來嗎?”齊君環很期盼會出現那種場面。
高固和國書齊齊一愣,相視之後陷入無語的狀態。
作為“二守”的高固和國書都有資格登臺,他們的任務之一就是避免齊君環搞么蛾子。
“君上,您可以只看著嗎?”國書一臉的無奈。
論搞么蛾子,現場可能搞出么蛾子的不是誰,極可能是齊君環或衛君衎。
如果說齊君環搞么蛾子是帶著強烈的目的,另一位衛君衎則是屬於沒事搞事的可能性最大了。
所以,孫林父坐下之後,馬上又起身站到衛君衎身後一步的距離。
孫林父這是隨時準備制止衛君衎胡鬧。
“你幹什麼啊?”衛君衎察覺吹來的風變小,轉頭才看到孫林父站在自己身側。
孫林父面無表情地答道:“臣為君上遮風。”
衛君衎看了看孫林父的站位,簡單的“哦”了一聲,繼續帶著看戲的心理,反覆注視晉君周和楚君招去了。
在剛才,晉君周和楚君招進行了一些對話,大體上就是純套話。
郤錡和子庚則是進行最後的溝通,包括接下來郤錡會說一些很犀利的話,確認子庚不會反駁那些批判。
什麼玩意?
會盟主題就是楚國去掉王號,召開會盟的晉國肯定要對楚國的一些行為進行批判啊。
子庚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最後確認郤錡的批判是什麼用詞,再來就是批判力度多大,是不是建立在事實之上。
等於說作為會盟主角的雙方,他們其實是一直保持著溝通,呈現於眾人的都是互相可以接受的協議,不想搞到強加於人,鬧到受欺壓方直接掀桌子。
這是都想將事情辦成該有的態度。
要說這一場會盟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只能說是沒有周王室的代表在場。
事實上,楚國去掉王號這麼大的事情,周天子應該親自到來的。
結果非但周天子不在現場,連一個代表都沒有,所有意識到這一點的人卻是選擇了噤聲。
那可不止是礙於晉國的強大了。
最為主要的原因還是周王室自己不爭氣,搞到有心維護的人一想到周王室的不爭氣先感到喪氣。
更多的諸侯連自保都困難,他們就更沒有閒心思去管周王室了。
郤錡與子庚溝通完畢。
隨後,郤錡走到了平臺的中間。
大家看到郤錡站在平臺中間,知道進入什麼流程,皆是停止交談注目過去。
郤錡從楚武王擅自稱王開始講起,話題涉及到楚國認為實力足夠強大,要求周天子給予升爵。
要是晉國沒有要取代周王室的心思,郤錡自然是應該極力的批判。
比如說,即便有了何等的實力,君主不允,臣下不應該硬搶。
可是,郤錡對於楚國為什麼稱王只是一語帶過,尤其是批判並不強烈。
這並不是子庚溝通的成果,完全是晉國內部經過很激烈的爭論,樓令首次表態就是要對周王室取而代之,再有晉君周的點頭,形成了內部的共識。
達成這種共識的晉國君臣,他們必須要有足夠的認知,也就是樓令提出取代周王室絕不是隻說說,乃是完全會付之行動的一件事情。
這樣一來,最為起碼的事情就是幾個卿位家族需要調整重心,一直為最終達成取代周王室而努力。
範氏、荀氏和邯鄲氏絕對是大大鬆了一口。
因為晉國有了那樣的目標,所有卿大夫一致認可,與達成盟約沒有區別。
存在那種盟約,他們也就有了共同的目標。
某天晉國公室取代了周王室,在任晉君難道不應該論功行賞嗎?屆時他們這些最大的功臣,少不得裂土封侯啊!
有了那樣的前景,不是有生死大仇的話,怎麼都該消停吧?
所以,樓令直接講出未來的目標之後,起碼範氏和荀氏的危機感大半消除了。
當聽眾的列國君臣原本以為郤錡的用詞會很犀利,乃至於將楚國的尊嚴踐踏到泥裡面,沒有想到只是就事論事,尤其是某些事件上的用詞比較溫和。
齊君環大失所望地嘀咕道:“一點都不霸氣啊。”
“大概是不想激怒楚國君臣吧。”國書隨口應道。
高固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