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第3/4 頁)
弱於他;讒毀張說、劉幽求、鍾紹京諸人;與李林甫構陷同僚相比;少殺人罷了。至於宋景;李隆基其實不喜歡此人;在他看為;宋景雖為一時名相;實際上只是“賣直邀名”;不過平庸之輩。(注:李隆基欣賞姚崇;瞧不起宋景;乃是史實)
“李相身體不適?”高力士聞言大吃一驚;也不知是真的沒有聽到這個訊息;還是裝出這模樣。
楊玉環瞄了他一眼;若沒有聽到這訊息;高力士這個時候怎麼會出現得如此之巧
“聖人何不遣太醫前去視探?”高力士問道。
“李相家人又未奏表上來;朕如今就遣太醫;甚是不妥。”李隆基搖了搖
這個時候派太醫去;不僅不妥;沒準還會將李林甫嚇著;沒有病的嚇出病來。高力士聞言也是點頭;他猶豫了一下;決定繼續觀望;不輕易就此事發表意見。
就在這時;聽得有武士過來向一個小太監說了一聲;那小太監又到了高力士身邊低聲說了句話。這一幕被李隆基看到了;李隆基有些不滿地道:“又是何事;為何遮遮掩掩?”
高力士笑道:“戶部侍郎楊慎矜如今正在宮外候旨;聖人要不要見他?”
李林甫聽得楊慎矜此時求見;心中一動;眼睛微眯:“好吧;既是無事;便召他入宮”
第一卷誰乘星槎破虛空 第318章 大鐺球市覓老狐
楊慎矜半眯著眼;立在興慶宮門外;等候裡面傳見的訊息。
他家三兄弟都是儀表堂堂;站在那裡;如玉樹臨風一般;極有大臣體。不過當他看到身後一人時;眉頭卻皺了一下;沒好氣地說道:“王;此時你不在自己衙署中辦公;跑到此處做甚”
此時到興慶宮前的;乃是御史中丞同時身兼數職的王。若以官職而言;王雖在楊慎矜之下;但也是朝廷大臣;真呼其名是甚為不尊重。但楊慎矜與王的關係不同一般;兩人家是親戚;楊慎矜與王之父乃是表兄弟;故此王是他的表侄。王雖是李林甫拔入御史臺;但當時為御史中丞的楊慎矜在其中也出了力氣;後來王亦被提為御史中丞;與楊慎矜官職相當;但楊慎矜自恃長輩;又有恩於王;對其頗不客氣;稱呼上也是直呼其名。
聽得楊慎矜這般呼自己;王神情不變;只是笑了知:“侍郎亦不在衙署辦公啊。”
“無禮;果然是賤婢之子”楊慎矜此時正做著宰相的春秋大夢;對王不敬稱自己為叔父;甚為不滿;當下斥責道。
王神情頓時一僵;不過他看了楊慎矜一眼之後;卻未回應。
楊慎矜對王確實向來如此;或許是因為太熟悉的原故;根本談不上什麼尊重。王的父親雖是楊慎矜表弟;但是母親只是一個出身卑賤的婢女;楊慎矜時常以此辱罵王。
見王看著自己;楊慎矜有些煩躁;他在興慶宮前等待天子接見;若是天子想要先見王;讓他失去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那該多麼可惜故此他又斥道:“婢生子;還不退下;在老夫面前作甚?”
王額側青筋直跳;但是此時楊慎矜勢大;他唯有忍氣吞聲;只能退開。
王前腳走;後腳一個小太監便出現在楊慎矜面前:“楊侍郎;聖人召你入宮相見”
楊慎矜整了整衣冠;特別是揉了揉臉;讓自己整個人顯得非常有精神;然後昂然入內。
李隆基挑選大臣;頗重儀容;若儀表不出眾;升官轉遷都要慢上不少;甚至根本沒有資格當上核心高官。楊慎矜行走之間;特意步子邁得大;使得整個人都顯得於練敏捷。
不一會兒;到了李隆基面前;他行完禮之後;聽得李隆基問道:“卿欲見朕;所為何事?”
李隆基似乎有些不快;楊慎矜卻不以為意;當下藉口西北撥送糧餉之事;向李隆基請示。李隆基聽得一半;便不耐煩了;揮了揮手道:“此事你稟報李相即可;勝了小勃律之後將戰果稟報上來……”
楊慎矜略一猶豫;然後道:“臣方才從李相公家中來;李相公身體似有不適;無力處置此事。而前方軍士糧餉;於系重大;若不速決;恐生事端;故此不得不擾動陛下;還請陛下恕罪。”
“身體不適?”李隆基聽得楊慎矜也是這般說;不禁神情一肅:“如何不適;怎麼連公務都辦不了啦?”
“臣聽說;李相公今日突發昏闕達數個時辰;臣去探望之時;李相公雖已甦醒;卻認不清臣是誰;將臣誤認為是楊釗;還以子婿囑託於臣。臣原以為聖人已知此事……莫非李相公家人忙中出錯;忘了稟報聖人?”
楊慎矜小小地給李林甫埋了個陷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